第120章 叩请殿下顺天应人,即皇帝位!(1/2)
与此同时,向南航行的旗舰之上。
朱桂站在船头,北方的寒风已经被温暖的南风取代。
他知道,自己在大寧府投下的那颗石子。
必然会掀起滔天巨浪。
四哥朱棣,是天生的雄主,他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自己给了他理由,给了他粮食,给了他一个全新的方向。
剩下的,就看他自己的本事了。
朱棣这把刀,只有在不断的征伐中,才能磨礪得更加锋利。
一个拥有稳固后方基地,並且野心勃勃的燕王,才是自己未来计划中,最可靠的盟友。
大陆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现在,该轮到他自己了。
他回到船舱,摊开的不再是区域地图,而是一张囊括了南洋、澳洲,甚至延伸至非洲和美洲的巨大世界地图。
琼王。
这个封號,是父皇给的,是大明的册封。
这既是荣耀,也是束缚。
一旦他与大明彻底撕破脸,这个王號就会成为一个笑话。
他需要一个更稳固,更具法理性的基础。
他要建国。
这个念头,在他心中盘桓已久。
经过这几年的经营,南洋的根基已稳。
马六甲的新金陵城,已经成为整个南洋的贸易和军事中心!
交趾行省的统治日趋稳固;石见银山和新大陆的矿场,能源源不断地提供財富!
而澳洲大陆的广袤土地,则提供了无限的资源和发展空间。
天时,地利,人和,皆已具备。
他的目光,在地图上移动。
“传我的命令。”
他对著身后的侍卫说道。
“將马六甲,更名为『上京』。”
“將澳洲大陆,我们建立的核心城镇区域,命名为下京。”
侍卫愣住了。
上京,下京,这是天子都城的规制。
殿下的意思,不言而喻。
朱桂没有理会他的震惊,继续说道:“上京为国都,是政令中枢。下京为陪都,是財富之源。一为阳,一为阴,一为表,一为里,方能支撑起一个全新的帝国。”
“传本王令諭!”
他的声音在迴荡,清晰的传到每一个属官的耳中。
“召!交趾行省蓝玉,南洋舰队提督铁牛,石见总督单保家,新大陆总管陈桥,以及所有分封在南洋各岛的五品以上官员,所有归附我大明,向本王宣誓效忠的各国国主,部落酋长。”
“命他们,於一月之內,全部赶到上京,参加朝会!”
“本王,有大事要与诸君商议!”
这道命令,隨著一艘艘快船,传向了朱桂帝国版图的每一个角落。
洪武二十九年,十一月。
当旗舰的桅杆出现在马六甲海峡的入口时,整个上京港都沸腾了。
朱桂站在船头,望著这座由自己一手规划的雄城,心中感慨万千。
金陵城里的那场风波,於他而言,更像是一场告別。
他从不认为自己是在造反,父皇的江山,他无意染指。
他只是在海外,为老朱家开闢另一片天地。
自立,不等同於谋逆。
大明复杂的政治,他不想捲入,也懒得捲入。
之所以敢於北上,敢於將百万石粮食这样足以改变战局的筹码压在四哥朱棣身上,底气便来源於他对自己这片基业的绝对掌控。
从官员到士兵,从工匠到农夫,那些由系统生成的核心班底,忠诚度是刻在灵魂里的,绝无背叛的可能。
这才是他敢於搅动天下风云,將大明最桀驁的將领蓝玉。
最善战的藩王朱棣都纳入自己棋局的真正依仗。
船只缓缓靠港,码头上人山人海,但秩序井然。
一条宽阔的通道被卫兵清理出来,直通王宫。
在通道的尽头,两道倩影正翘首以盼,望眼欲穿。
是蓝霞儿和吴慧。
朱桂走下舷梯,几个月不见,蓝霞儿似乎清瘦了些,眉宇间带著一丝挥之不去的忧虑。
而一旁的吴慧,则显得更为沉稳。
她轻轻扶著蓝霞儿,目光中满是重逢的喜悦。
“殿下!”
“夫君!”
两人迎了上来,声音里带著一丝颤抖。
“我回来了。”
朱桂握住她们的手,旅途的疲惫和北疆的肃杀,在这一刻被南洋温暖的风和眼前人的温柔吹散得一乾二净。
他能感受到蓝霞儿的手有些冰凉,便將之裹在自己宽大的手掌里,轻声问道:“怎么了?看你脸色不太好,是哪里不舒服吗?”
蓝霞儿摇了摇头,嘴唇动了动,却没说出话来,只是眼圈有些泛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