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书店开业(2/2)
夫妻俩相互配合著,本来早上的时候,许连生和杨二姐还来问了一下需不需要帮忙,被杨远坤拒绝了,也没什么太重体力的火,都是空架子,两个人互相抬一下就行了。
按照自己脑子里想的摆放进行布置,进门处右手是收银台,留了一个大的走人的位置,然后左手边就是放一些杂质的区域,往里走看到的就是杨远坤用来摆放文具的货架,上面还有被特意打造的笔盒和笔架,然后侧面就是用来放辅导资料的了,现在杨远坤这边主要是一些小学的资料,但初中和高中的也有,每个年纪每个科目的至少都会放两本,等几个月后看看销量再决定进什么货。
店面虽然不大,但整个店面全部清扫摆放完毕后,杨远坤看著样子还是比较满意的,赵小凤也在一旁开心地笑著,这就是自己以后的店面了,现在虽然很小很简陋,但自己一定会好好开下去的。
看著没有多少活,但夫妻俩还是忙活了整整一天,不止地面需要仔细地清洁,还有墙面,房顶,灯罩,架子上都要用毛巾和刷子打扫,等杨菲菲傍晚从学校回来的时候,就看见了不一样的家里了。
“哇,爸爸,这里怎么这么漂亮啊,”杨菲菲有点惊嘆地说著,整个店面的灯光特別充足,这也是杨远坤要求的,一旦打开了全部的灯光,看著就特別豪华的样子。
“以后咱们家里就是卖书的,卖文具的,你不用再怕没有笔和本子用了啊,”杨远坤笑著打趣说著。
“真的嘛,”杨菲菲的反应出乎了杨远坤的意料,这个娃现在还一点厌学的情绪都没有,每天下午放学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回自己房间写作业,然后下楼吃饭,要是作业没写完就吃完饭再点时间写一下,要是写完了,就开始拉著杨远坤或者赵小凤去学校那边骑车了,一天天的,比杨远坤过得都充实。
终於,约定好的时间到了,这天上午十点钟左右,就有一辆送货车停在了门口,杨远坤正在对面跟许连生聊天,今天许连生好不容易休息一天,两人还准备中午吃完晚饭的时候去乡下找个地方钓鱼呢。
“我先过去了啊,应该是书或者文具到了,”杨远坤匆忙说了一句就穿过了马路,看见司机正在打开小货车的侧门,准备从里面搬东西了。
“您好,这送的是书吗?”杨远坤走上前去询问著。
“对,是省城印刷厂送过来的货,一位叫杨远坤的先生,”司机愣了一下,也是直起腰来解释著。
“我就是杨远坤,非常感谢啊,”说著杨远坤就好奇地问著:“不会这一车都是我们店的吧。”
“不是,这半边都是您这里的,剩下的是別的地方的,”司机指著他正在搬的这堆书说著。
杨远坤只能自己上手搬运了,让司机把一捆捆书从里面拖出来,他在车下面接著运到书店里面去,礼物正在和杨母择菜的赵小凤也出来了,看见这个样子连忙帮著忙,对面的许连生也过来帮著搬书,人数多了起来后速度效率就快了,现在也没办法分类,將书全部堆在了一块,了不到半个小时,所有的书就全部搬下来了。
看著司机开车离开后,杨远坤就拆开了最上面的一捆书,这一捆都是小学一年级的辅导书,从中拿出一叠放在了他准备好的位置,按照不同年级的学生身高,小学的辅导书就在低处,初中高中依次递增的,並没有按照一个书架全是一个年级的,而是一排就是一个年级或或者两个年级的。
下午钓鱼的打算上已彻底泡汤了,快到中午的时候,县城里的文具厂也发车过来了,总共有好几箱子的货,包括铅笔,钢笔,削笔刀,不同种类的本子,想屁,透明胶等等,这些也是要摆放了,一上午的时间连书都才摆好了一半,因为都需要杨远坤出手指出摆在什么位置,许连生到了一半的时候也回去了,杨二姐要到后面厨房做饭,他要回家看自家的粮油店了。
“誒呀,我这腰都直不起来了,”中午的时候,吃完午饭杨远坤就躺在臥室的床上,伸了个懒腰难受地说著。
“我给你按按,”赵小凤跪坐在床上,双手按著他的腰。
“你还会这个啊?以前怎么不知道,”杨远坤本来想拒绝的,在他的印象中,赵小凤没有这个手艺啊,可是感受了一下这个力道,还挺熟练舒服的啊。
“我妈教我的啊,我爸他就腰不好,所以我妈以前就跟著村里的一个老中医学了一下按腰的手法,”赵小凤一遍按著腰一遍解释著。
“这手艺还真是不错,我都舒服了很多啊,”杨远坤很是享受,將脑袋放在了枕头上,没一会就迷迷糊糊地睡著了。
睡到了下午两点钟杨远坤就醒来了,年轻的身体就是好,下午继续乾的时候一点腰上的感觉都没有,因为上午联繫的原因,下午的速度就快了不少,摆好了书后,又將文具这些分类摆好,不同种类的笔都放在不同的笔盒里,笔盒杨远坤也是用透明的塑料做的,本来是想用玻璃的,可是这边主要做小学生生意的,不安全就放弃了。
看著货架上的各种文具,杨远坤就皱起了眉头,这些文具有点“丑”了,不仅是笔套基本同一的黑色,造型也没什么两样,还有就是削笔刀都是传统的小刀,其实很不安全,杨菲菲在他回来之前也是用这种的,但他特意从县城那边的文具店买了一个专门的削笔刀,不然他都不放心杨菲菲用。
想到后世小孩子们的文具各种样,甚至削笔刀都是智能的了,杨远坤感觉自己抓到了什么,但又没想起来,只是暗自感嘆这个年代的文具顏值属实有点低了。
隨著有一天过去了,订做的书店招牌“天天书店”也送到了店门口,直接就安装在了门头上,还有一个立著的小招牌用来提醒从左右两边过来的人,门头这个主要是提醒对面的学生,所有的准备工作也算全部完成了,这天放学的时候,已经有不少学生和家长来这边好奇地看了,小学旁边是没有书店的,因为他们不觉得小学生会买什么书,更何况镇上的书店主卖的竟然是古典四大名著和世界名著这些。
十一月二號,就是杨远坤定下的正式开业的日子,一切都准备好了,书店开业肯定不能是周末了,那学校都没人了,第一天就没生意啊,开头也太不好了,在杨菲菲上学后,路上还有不少学生和因为家离得比较远送学生的家长,隨著一阵漫长的鞭炮声,“天天书店”正式开业了
因为离上课还有一段时间,被这边的鞭炮声提醒道的学生都朝著这边看来,也有家长好奇地走了过来,一时之间还真有不少人都进了店里面,现在是赵小凤负责在这边收银,杨远坤在外面招呼著人,也就是刚开业了,后面店稳定下来后,学生们也並不需要什么服务员的。
“誒,这里还有这种铅笔誒,我把镇上的文具店都跑完了也没找到,”一个大概三四年级的小女生看见了笔盒里的铅笔,惊喜地说著,她的铅笔用完了,但一直习惯了用这种铅笔,之前镇上都没有找到。
“那不是正好,省的我下次去县城给你买了,多买点吧,你拿两根去学校,剩下的我给你带回家,”旁边的应该是她爸爸,直接拿了一大把铅笔就准备付帐。
“您好,您要是需要的多的话,我们这边有包装好的一捆。不用您拿这种已经散装的,”杨远坤看到一大盒子铅笔都被这人拿的差不多了,连忙说著。
“这样啊,什么包装啊,我来看看,”这人將手中的铅笔放了下来,好奇地询问著。
“额,”杨远坤有点尷尬了,其实这个包装就是用厚纸捆著一打十二根铅笔,两头甚至还用橡皮筋绑住的,很是简单。
直接从下面柜子里將一打铅笔拿了出来递给对方,没想到这人还挺满意的:“这个就挺好的,不然等会我还拿散了,给我拿三打吧,”
“您不用拿这么多,以后这种铅笔我们会一直卖的,新的用起来毕竟好,这三打铅笔都够您闺女用一个学期的了吧,”这就是屁话了,杨远坤只是想让对方多来店里两次罢了,来这边有很大可能不会只买铅笔的。
“也是,那就拿一打吧,再拿两根给我闺女带到学校去,”这个男人又指著货架上散开的铅笔说。
“好嘞,”杨远坤又开始推荐了他特意准备的削笔刀,这万一比现在他们用的安全很多,“您看这个,是不是很安全,不用怕孩子削铅笔的时候伤到手了。”
“誒,这玩意还挺好用的,不用我每天给他削了,”这个男人很是惊喜,爽快的就买了一个,后面又买了一些本子,最后付钱的时候一共了八块钱,这个价格对比现在的物价来说,不能称之为便宜的,杨远坤也没想打价格战。
就像刚才的那个铅笔一样,为什么镇上的那两家文具店没有卖,他们不知道不少学生都喜欢用吗?当然不会,肯定有人去问的,但因为刚才那种铅笔算是县城文具厂最贵的那种铅笔了,但学生们对於铅笔也不可能出太多钱,导致利润空间並不是很大。
像刚才那种铅笔,杨远坤卖四毛钱一只,对方一次性拿走了一打,这一打零卖的话是四块八了,但他只收四块五,便宜了三毛钱,但那一打的进货价就是三块钱,他只能赚一块五毛钱,但同样是铅笔,像旁边的那种便宜的,虽然一打只卖四块钱,但进货价是两块钱,这利润率就高了很多了。
杨远坤从后世重生回来,却知道商品多样性的重要,缺了什么货你是真的会丟失一个客人的,別人特意过来问,你没有,那人家下次就很难进你家门了,因为在他的印象中,这家店货都不齐,杨远坤就是要让小镇上的学生养成这种潜意识,他家的书店货最齐,缺什么,来天天书店买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