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杨远坤的想法(2/2)
一趟走下来也了不少时间,来到杨三叔家的时候也已经快十一点了,杨大伯一家和杨四叔一家也都来到了这边,堂屋都已经坐不下了,一群人都是在院子里站著晒太阳聊天。
“远坤,听说你今年发大財了啊,都买了小汽车了,”杨大伯一看见杨远坤,就好奇地问著。
“我算什么发財啊,就是一个二手车,我老板不要的就塞给我了,我也没办法啊,”杨远坤谦虚地说著,跟现在的那些工地包工头不一样,他还是很內敛谦虚的,並不需要別人知道他有钱。
“这就是你谦虚了,刚才我们去给三婶拜年的时候可是看见你的车了,正宗的桑塔纳啊,这新的话得十七八万了吧,”杨大伯的大儿子杨远国走上前来,拍著杨远坤肩膀说著,刚才在杨远坤家看到车子的时候,可把他羡慕坏了,他就一直相信买一辆小轿车开回来,那得多有面啊,可惜他爹一直不愿意。
“二手的二手的,”杨远坤脸上保持著笑容,给周围人都散了一圈烟后就继续聊著天,这些人也都是他血脉关係很近的亲戚,他们也都好奇杨远坤现在到底是个多大的老板了。
“我不可不是什么老板,就是在我上面的老板手里拿个几栋楼承包一下,就是一个小包工头,”杨远坤对著好奇地杨大伯说。
“这我知道,现在工地上那些老板可贼挣钱了,”杨大伯深有体会地说著,他们一家都是在外面搞运输船的,最常乾的活就是运沙子,所以对工地上的事情也比较熟。
“那也是上面那些老板挣钱,我们这些就是小嘍囉,”杨远坤笑著解释著:“我主要乾的就是我们老板的领班,就是管一下工地上的工人,也就这个事情了。”
眾人听到这也就明白了,不过杨远坤能在这么多亲戚中间第一个开车回来,肯定不会像他说的那样,实力肯定是有的。
大家都是一年时间没见面的亲戚了,自然是有很多话聊的,就算是在县城上班的杨四叔,也在兴致勃勃的和眾人聊著。
“誒,四叔,上次我去找您的时候,看您是在工商局上班啊?”杨远坤好奇地问著。
“是啊,我就在工商局,你不是知道吗,”杨四叔不解地问著,好笑地说:“你可不要找我走后门啊,我就是一个小科员,啥权利也没有,等著安稳退休拿退休金的。”
杨远坤心里有点唏嘘,这个杨四叔確实是安稳了一辈子,可惜就是退休金也没拿几年,人就患了重病去世。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想著您这个工商局的知不知道县城的那个文具厂啊?”杨远坤还真有正事问,现在他们书店的文具都是直接在县城的文具厂进货的,这样路程近,价格也便宜,但是这个文具厂按照上辈子的命运,明年就要倒闭了,之后改成了一家私人的电子厂。
“知道啊,那个文具厂效益不好,工人的工资都发不全,今年过年的时候还好一点,多少发出来了一点,听说是咱们县有个书店在他们那里进了不少货,然后还有別的书店也多多少少进了一些。”杨四叔听到杨远坤说这个事,也就没什么心理负担了。
“额,”杨远坤有点无语了,不用想就知道这个书店肯定是自己的天天书店了,因为县城里文具厂的价格比较便宜,所以他在镇上卖的也很便宜,然后导致所有的学生家长都来他书店里买文具了,用货量確实不少,別的书店看到县城的文具厂文具也还可以,也就跟著进了一批。
“哦对,你是不是在镇上也开了一家书店啊,刚才听远宏说的,”杨四叔好奇地问著。
“是,四叔,我就是你刚才说的那个在县城文具厂进了不少货的书店,”杨远坤只能这么说了。
“啊啊,是你的书店啊,”杨四叔很是惊讶地看向了杨远坤,这个书店他还真不知道名字。
“四叔,我是想问一下,这个文具厂是不是要倒闭了啊?”杨远坤诚心地询问著,他对这个文具厂还是有点想法的,一直在工地上跟家里人分开,並不是他重生后想过的日子,能自己干点小生意自然是好的。
“是啊,好像县里已经在商量怎么处理了,这个文具厂虽然跟服装厂那种大厂不一样,但也有將近一百个员工呢,以前都是国企员工,这就是一百个家庭啊,哪是说下岗就下岗的,”杨三叔也是愁容满面的说著。
“这样啊,那县里准备怎么处理啊?是直接卖了还是说原地解散啊?”杨远坤心里一动,好奇地问著。
“还是想卖了的,不过我们也不是苏省浙省那种地方,哪来的有钱人啊,只能从县里拿钱出来赔偿了,但是你不卖的话,是真的赔不起了,”杨四叔低下头来,小声地对著杨远坤说:“要不是年底这段时间还算可以,也卖了一些钱,估计县里都想直接给厂子解散下岗了。”
听到杨四叔的意思,杨远坤也沉默了,他现在手上也没有那么多钱,等明年的工程结束,到时候拿到钱再看县里这边有没有搞定吧,没机会的话就算了,他也只是尝试著问一下。
也没聊多久,杨远坤过来的时候都快十一点了,那边的杨三婶已经在招呼著大家上桌子吃饭了,男人一桌,女人小孩一桌,才都是一样的,不过男人一桌菸酒味太重。
“小宏,陪我回去一趟,”杨远坤招呼著正在上菜的杨远宏,大声地喊著。
“来了坤哥,”將手中的菜放下后,杨远宏快步地来到了杨远坤身边,好奇地问著:“坤哥,怎么了?”
“跟我回去拿一下酒啊,”杨远坤说著就拉著杨远宏出了门。
“坤哥,我家有酒啊,大伯他们也都送了酒回来,”杨远宏挣扎著说。
“那是他们的,我还没给你家送点呢,”杨远坤拉著对方在村路上快步走著,打开家里的大门后,看著从赵全还有刘西建那边带回来的酒还剩下不少,也就喝了八瓶,最贵的茅台才消耗了三瓶而已。
“想喝点啥,自己拿,”杨远坤指著地面上的酒,笑著问一旁已经惊呆的杨远宏。
“哥,这怎么这么多酒啊,都是你买的啊,这也太贵了吧,”杨远宏只知道杨远坤有些好酒,但也没进来看到过,这一地的酒,都是他耳熟能详的牌子,一看就很贵。
“不是我买的,都是別人送的,不喝也浪费了,”说著杨远坤就蹲下身来,拿了两瓶最贵的茅台递给了杨远宏,剩下的酒也都拿了两瓶,一共是六瓶酒。
手上抱著两瓶酒的杨远宏小心翼翼地在村里路上走著,深怕酒摔到了地上,但还是好奇地问著:“杨哥,这酒多少钱一瓶啊?”
“你手上的这个啊?”
“对啊,这是茅台吧。”杨远坤低头看了一眼这熟悉的包装,在电视上倒是经常看见。
“这个一瓶三四百块钱吧,还可以,”杨远坤是真觉得这个价格还可以,因为后世这一瓶酒都要將近三千块钱了,价格涨的不比金子少,甚至还更贵啊。
想到这里的杨远坤微微一愣,自己一直想著要做点什么想生意,不能一直在工地上混著,但这眼前的酒不是一门有很大盈利的生意嘛,这是真正的十倍的利润,还有听长大的杨菲菲和杨易也说著,茅台的股票也涨的非常多。
“坤哥,怎么了?”杨远宏看著一旁的杨远坤已经停下了,就疑惑地看向了对方。
“没什么事,想到了工地上的一些事情,”杨远坤摆摆手,继续走著。
“工地上的事情?”杨远宏表示不理解,但也不好再问什么了。
“誒,你跟王虎他们年后这段时间找到工地了吗?”杨远坤关心地问著。
“还没有,虎哥说他在联繫,老工地都是年前就开了的,也不需要咱们这么多人,新工地也很少正月就进场的,一般都得等到三四月份暖和些才进场,”杨远宏说到这也有些为难。
“你们也不用都在一个工地干活,分开也可以,”杨远坤提醒著,太抱团也不是好事,容易给这些人里面养出混吃等死的人,就指望王虎这些人给自己找活,应付外人,这样显然是不行的。
“嗯,我知道,周哥也在联繫別的工地,我们到时候估计也会分开,”杨远宏点了点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他们现在人是真不少了。
回到杨三叔家的时候,眾人看著杨远宏怀里抱著的酒,都很是惊讶,杨远国更是夸张地说著“小宏啊,你这是今年挣钱了,要孝敬一下大哥了啊。”
“我哪买得起这个啊大哥,”杨远宏苦笑地回答著,杨远国用孝敬这个词还真没错,因为他跟这个他们这一辈年纪最大的大哥,差了將近三十岁了,杨大伯比杨远坤的父亲大个一岁多,杨远国也比杨远乾大三岁,今年也已经四十八岁了。
“那这是?”杨远国诧异地询问著。
“这是远宏哥从家里拿过来给大家喝的。”
初一中午的午饭吃了很长时间,杨远坤带过来的六瓶酒全部喝光了,然后杨大伯他们带回来的也喝掉了一下,还在这里还真没有小酒量的人,都没有到喝吐的地步,只是满脸通红的一边喝著茶,一边聊著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