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十年一遇的天才(1/2)

统考的第一轮採取的是大乱斗模式。

所有牌手投入战场中,进行不间断的廝杀。

大乱斗模式与寻常的1v1牌局存在著很大的规则区別。

首先,是开局所有卡牌全揭。

不存在【替牌】环节,一开始上的是什么牌组就是什么牌组。

其次,就是牌组状態不刷新。

如果前一局损失了2张常规牌,那么下一局就依然以损失2张常规牌的状態继续进行。

当然了,你的牌组损耗,別人也同样损耗。

为了让统考在一定程度上变得更加公平,这个抽籤並非完全隨机。

每一个场次,都会有且只有一名“种子选手”。

种子选手就是本届段位前32名的学生,这样设置的目的是避免他们过早相遇。

不过二十六中上报名单的时候时立还只是【白银3】,所以【黄金1】的龚平成为了种子选手。

首先要进行的,就是a號签的大乱斗。

当对决场地开放,观眾席上瞬时有几百名抽到了a號签的学生被传送到了场馆之內。

【请在5秒內选择你的对手,否则系统將强制匹配。】

广播声在场馆上方响起。

有系统的监督,没人可以浑水摸鱼。

一时间,几百场牌局便原地开启。

“这人也太多了,都看不到种子选手在哪。”

龚平伸著脑袋,试图找到a號签的种子选手。

但乌乌泱泱一大片牌局,还真的不好找。

“个人的优势在种模式下可不好体现。”

时立则是在感慨。

大乱斗模式的牌组损耗不可逆,是一个可能会產生大变数的因素

比如一位黄金段位的牌手,要是连续遇上几位牌组正好克制自己的白银牌手,说不定也会被淘汰。

很快,第一波牌局陆续开始有人完成了牌局对决。

等到牌局都结束后,广播声再次响起。

【请在5秒內选择你的对手,否则系统將强制匹配。】

足足有一半人被淘汰,让上场的局面清晰了不少。

“找到了,原来是三中的吴浩。”

龚平终於发现了这一轮的种子选手。

吴浩在经过一场牌局后,首行牌和次行牌已经退场。

仅剩下一张末行常规牌和一张王牌。

而他第二场的对手则更是狼狈,仅剩下一张残血的王牌。

吴浩很轻鬆的就取得了胜利。

这样的局势进行到第五轮,吴浩就获得了单独胜利。

五轮捉对的牌局,並不能在几百名参赛者中决出最后一人。

而是在第五轮的时候,除了吴浩获胜之外,其余对决全都是落得了一个同归於尽互相淘汰的下场。

原来这个模式的真諦,並不是要求胜利者战胜全部对手。

而是要比谁能活得更久。

从吴浩的表情看得出来贏得並不轻鬆。

毕竟只差一点点,他的王牌也要跟对面同归於尽了。

“吴浩在三中算是尖子生,但还不至於是最拔尖的那几个。”

龚平点评道。

提前做了功课,对於这些种子选手颇为了解。

“那三中谁最厉害?”

听龚平这么说,时立倒来了兴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