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滯空能力(2/2)
当然,最终还要看『有效载荷-鸡蛋』还剩几颗完整的。
可以说是所有项目里最繁琐的了,这也直接导致评分非常复杂。
“发射角度±5°,0-150km/h只用了3.7s,而且机身非常稳定。”
一位评审看著屏幕上ai评分助手给出的发射状態数据,满意的点了点头。
“先不急下结论,看看最终能飞到多高。”
另一位评审一边在平板上写著什么一边说道。
“这组的模型有点意思,比其他小组的模型重了十倍都不止。”
第三位评审翻看著张阳小组提交的模型数据咂了咂嘴,然后继续说道。
“但是並不是越大越有优势,越大的模型需要携带的燃料也就越多,並且製作工艺的要求也会越高。”
第二位评审写完批语后也往后翻了几页,突然惊呼道。
“你们看到他们填写的额定载荷了吗?
12.5kg!比其他小组的整机都重!”
“不仅如此,他们的额定运载係数也高的离谱,如果光让我看这个数据我只会觉得是隨手乱写的。”
“好了,继续看吧。”
见几人有要討论起来的趋势,第一位评审直接打断了这个苗头。
此时张阳小组的模型已经突破了800米,即將接近1000米。
“燃料剩余18%,角度3°,速度310km/h,即將达到预定高度。”
“准备启动分离程序。”
听到赵千里的匯报后张阳点了点头。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意外情况发生。
不过张阳还是不敢掉以轻心,目光一直盯著地面站屏幕上不停滚动的实时数据不敢移开。
隨著燃料的快速消耗,上升的速度也渐渐慢了下来。
“分离程序启动,助推器分离成功,助推器回收开始,飞机本体进入滑翔姿態。”
半空中的太空梭与助推器的连结瞬间断开,分离后助推器开始快速下落,2秒后助推器顶部的降落伞自动弹开。
白色的伞面瞬间鼓了起来,直接拉住了快速下落的助推器。
而太空梭则藉助机翼的升力进入无动力滑翔阶段。
虽然在无动力辅助的情况下,太空梭的机翼可以提供的升力有限,但也比自由落体强太多了。
“多模態导航系统启动,正在收集数据,ai机身姿態矫正启动。”
“助推器下降速度降为5m/s,方向准確。”
分离后,林楠的工作就开始了。
助推器的回收也包含在回收的评判內容里,如果助推器没有落在指定的回收范围內或者发生了破损,同样会被扣分。
很快,在林楠通过地面站的引导下,助推器准確的落在了回收范围內。
但是此时的太空梭本体依然在空中盘旋著,而且高度几乎没有下降。
地面的观眾们则一直抬著头,看著天上的小黑点在半空中不停地盘旋就是不肯落地。
“这也太强了吧?滯空能力拉满了!”
“飞人:你可以在空中等等看看情况再出手。”
“不过话说回来,这样搞算不算玩赖啊?”
“我同意,这绝对是作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