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石墨烯-碳纤维(1/2)

在何百枝的努力下,论文很快便完成了。

经过张阳的仔细核对后,確认无误便发送给了《物理学报》。

作为国內物理学领域的顶刊,《物理学报》在非线性动力学、等离子体物理、复杂系统耦合等方向接受度非常高。

而且《物理学报》会被sci、ei等核心资料库收录,一经发布很快就会在全球物理学领域內传播开。

缺点就是审稿周期较长,一般会达到60天。

不过如果论文质量高或者是时下的热点,倒是有可能进入快速通道。

至於毕设论文,张阳打算暂时先不投稿了,等答辩完再说。

反正任务只是要求答辩,没说非得发论文。

在等待答辩的这段时间,张阳对防弹衣材料的研究有了些进展。

这是一种石墨烯-碳纤维复合材料,同时外部还覆盖了一层温度响应涂层。

不过製备方法依旧还是外星手段,只好费仅剩的研究点进行本地化。

但是这样一来就没有研究点用来生產了,张阳只好找到林楠打算让林楠试著製备一点看看效果。

张阳找到林楠的时候被林楠的样子嚇了一跳。

这段时间可是给林楠累坏了,天天一睁眼睛就是在研究液態金属靶板,搞的林楠的眼睛上已经掛上了厚厚的黑眼圈。

毕竟张阳身边的这几个人现在都有拿得出手的成果了,只有林楠现在还毫无建树,要说一点压力没有那就有点吹牛逼的嫌疑了。

“老板你啥时候开始研究材料学了?”

“害,不值一提的小兴趣而已。”

张阳一脸嘚瑟的摆了摆手,与自己说的话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林楠见张阳这幅嘚瑟的模样忍不住撇了撇嘴。

没办法,自己的老板只能自己宠了!

两人溜溜达达的来到实验室,林楠按著张阳给出的步骤开始了材料製备。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张阳给出的步骤並不复杂,就是通过化学剥离法製作高纯度的石墨烯,然后对碳纤维长丝束做等离子体表面改性。

整个过程只了不到三个小时便完成了。

当然,这只製作了复合材料,並没有製作温度响应涂层。

林楠拿著做好的样品仔细查看了起来,然后放到仪器中开始扫描。

很快,样品的基本数据就呈现在林楠眼前。

林楠有些惊讶的看著仪器上显示的数据,然后再回头看著张阳。

自己这个老板是真滴神奇,隔三差五就能掏出个大宝贝出来。

“老板,这玩意儿不得了啊!”

“哦?”

林楠的话顿时引起了张阳的兴趣,原版材料里的参数確实很夸张,就是不知道这个翻版的能达到什么水平。

“抗拉强度:3gpa,密度:2.3g/cm3,柔韧性:弯曲半径10米,结构稳定温度区间,450c到-110c。”

看著屏幕上显示的数据,张阳並没有什么感觉。

虽然这段时间一直在恶补材料学的知识,但是对数据的直观感受还不够明確,也不清楚这些数据在材料学领域里大概是个什么水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