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安南和蒲甘的人口,该迁到哪里?(2/2)

因此,臣以为可安南和蒲甘的百姓当优先迁移往这些地方,以充实人口。

尤其是邓州、唐州、蔡州、颖州、泗州、海州一线,应该考虑第一批迁移。

待这一批移民完全稳定了之后,再考虑继续往北谁进。”

赵鼎说到这里,朝堂上已经有了嗡嗡的议论声。

但赵鼎並没有在意这些议论,而是接著说道:

“至於迁住安南和蒲甘两地的百姓,臣以为江陵府、常德府和隆兴府三地迁移。

以臣的测算,首批迁移百姓五十万较为合適,待这些百姓在当地安稳下来之后,再考虑迁移第二批。”

谁知道,他说完了这后,大臣们却是炸了。

他刚一说完,就立刻有一人出列。

“官家,臣反对!”

刘禪顺著声音一看,原来是御史陈中。

“陈卿反对什么?”

“官家,安南、蒲甘之民乃贱民也,岂能將他们安置在邓州、唐州、蔡州、颖州、泗州、海州这样的膏膄之地?

而且,这几个州距离旧都太近,如果金国哪天再兴兵祸的话,这些州县隨时可能成为对敌前线。

而这些贱民新附,一旦战事临身,难保其不会与我大宋离心离德。

万一他们要是战时投了敌,那我大宋危矣。

因此,臣反对將他们迁移到这些地方。”

陈中说完了之后,刘禪板著脸说道:

“陈卿,安南和蒲甘虽是新附,但他们现在也是朕的子民,朕不希望再听到有人称呼他们为贱民。

懂了吗?”

刘禪这话说完了之后,陈中脸色颇为意外,但他並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多纠缠,而是直接应道:

“臣知罪!”

见他认错之后,刘禪才问道:

“那陈卿以为,当把他们迁到哪里?”

“回官家,臣研究过雷州、琼州两地的环境,发现这两地的气候极其適合种植甘蔗。

但因为人口匱乏,產量极其有限。

臣以为正当把他们迁到这两地充实人口,扩大甘蔗种植,如此一来,便可產出更多的为宫中所用。”

陈中的话一说完,刘禪马上主来了兴趣。

这东西有多珍贵,刘禪可是清楚的很。

如果陈中说的话是真的,那倒確实是个好办法。

“陈卿以为,当往这两地迁移多少人口?”

听到刘禪的问题,陈中嘴角不由的翘了起来。

他就知道,拋出这个理由,没有人会不动心。

於是,他手一拱,坚定的说道:

“回官家,臣以为当把安南和蒲甘的人口全部迁移到这两个地方。”

听到陈中这么说,刘禪不由皱了皱眉头,但他还是耐心的问道:

“那如果把这两个地方的人口全都迁移到这两个地方的话,陈卿以为可以增加多少的產量?”

“回官家,只要把这两个地方的人口全部迁移过去,至少可使的產量增加十倍以上。”

“如果能增加十倍的话,倒確实是不错。”

刘禪说了这么一句之后,陈中脸上的笑意已经藏不住了。

然后,就在这个时候,刘禪又突然说道:

“目前安南需要迁移的人口在七十万之眾,而蒲甘需要迁移的人口,则在八十余万。

陈卿以为,如果把这一百五十余万人全部放在雷州和琼州的话,朝堂需要派多少大军镇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