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4章 一曲《雨碎江南》的诞生(1/2)
秦诗诗和王静嫻满心欢喜地拿著李星文写的曲谱,如获至宝一般,脚步轻快地离开了。
她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將这首曲子演奏出来,於是马不停蹄地去找乐器老师。一路上,两人兴高采烈地討论著如何用各种乐器来表现这首曲子的独特魅力。
很快,她们就来到了乐器老师的工作室。一进门,秦诗诗便兴奋地对老师说:“老师,我们有一首非常好听的曲子,想请您帮忙看看,用什么乐器演奏会更合適呢?”
老师微笑著接过曲谱,仔细地看了起来。过了一会儿,他抬起头说道:“这首曲子的风格很独特啊,我觉得可以先用古琴来试试。”
秦诗诗听了,眼睛一亮,因为在这个短视频片段里,正好有她弹奏古琴的情节。如果能用古琴来演奏这首曲子,那简直是再合適不过了!
於是,立刻联繫一位古琴老师,开始试奏。隨著老师的手指在琴弦上轻轻拨动,悠扬的琴音如潺潺流水般流淌出来。秦诗诗和王静嫻都被这美妙的声音所吸引,静静地聆听著。
悠扬的琴音在房间里迴荡,可听了一会儿,秦诗诗和王静嫻却感觉少了点什么,虽有古韵,但和短视频那种灵动的氛围不太契合。
古琴的古韵太过绵长,与短视频里需要的灵动、轻快总隔著一层,就像穿著旗袍走在现代街头,好看却少了几分契合。
一曲终了,古琴抬头看向两人,眼中带著询问。
秦诗诗连忙笑著道谢:“老师,您弹得太好听了,只是和我们想要的风格不太匹配,麻烦您了。”老师点点头,並未多言,只是將曲谱还给她们,目送两人离开。
王静嫻嘆了口气:“古琴不行,那咱们去试试二胡?我认识一位二胡老师,他拉抒情的曲子特別有味道。”
两人没有耽搁,立刻赶往二胡老师的工作室。这位老师姓刘,性格爽朗,接过曲谱看了看,便拿起二胡调试起来。
弓弦拉动的瞬间,一股细腻的情感便流淌出来。二胡的音色本就带著几分婉转,刘老师的演奏更是將曲子里藏著的淡淡忧伤展现得淋漓尽致,那声音像江南春日里的细雨,落在青瓦上,带著一丝悵然。
可秦诗诗和王静嫻越听越著急——短视频的整体节奏是欢快的,是少女奔跑在春日里的活力,这二胡的忧伤太过浓烈,反而显得沉重,就像在轻快的舞曲里掺了慢板,格格不入。
“刘老师,谢谢您,还是不太对。”王静嫻无奈地说。刘老师放下二胡,有些疑惑:“这曲子旋律不错,你们想要什么感觉?”
“要轻快、灵动,像风吹过柳叶,像雨滴落在荷叶上的那种活泼感。”秦诗诗急忙解释。
刘老师想了想,摇了摇头:“二胡怕是很难调出这种感觉,你们试试笛子或者古箏?”
秦诗诗听后突然拍了下手,眼睛亮了起来:“对了!笛子!我怎么没想到笛子!你听这曲子的旋律,转音这么轻快,笛子的音色清亮,说不定能吹出来那种感觉!”
於是,她们赶忙联繫了一位笛子演奏家。
他將笛子凑到嘴边,深吸一口气,指尖在笛孔上灵活地跳动起来。
第一声笛音响起时,秦诗诗和王静嫻几乎同时睁大了眼睛——那声音太清亮了!像清晨的阳光穿透薄雾,像小鸟在枝头欢快地鸣叫,又像江南春日里的微风,带著青草的气息扑面而来。
曲子里的轻快、灵动被笛子展现得淋漓尽致,每一个音符都像跳跃的精灵,在房间里飞舞,完美贴合了短视频里少女奔跑、欢笑的画面。
一曲吹完,老师放下笛子,看向两人。秦诗诗和王静嫻相视一笑,眼里都闪著惊喜的光,终於找到合適的了!
可王静嫻突然想起什么,拉了拉秦诗诗:“诗诗,要不咱们再找位古箏老师试试?古箏的音色也很清亮,说不定有不一样的效果,多一个选择总是好的。”
秦诗诗点头称是,两人又马不停蹄地联繫了琵琶大师。
秦诗诗点头同意,两人立刻联繫了一位古箏大师。这位大师姓周,工作室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古箏,琳琅满目。
周大师接过曲谱,仔细看了一遍,眼中闪过一丝兴奋:“这曲子的和弦编排很有意思,古箏弹出来应该会很有层次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