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抚仙湖下大波那与青晶(1/2)
当伟大佛陀诞生的时候
(朗诵:世界在等待,等待伟大的佛陀,不知他肤色是黄?是黑?还是白?他的诞生,把眼泪变成欢笑,把战爭变成和平,把仇恨变成相爱,他將使人们永远忘记痛苦、悲伤和祸哉。)
菩提树下,大彻大悟,四十九年,弘法利生,佛光普照,眾生欢喜,当伟大佛陀诞生的时候。
宇宙万有,眾缘和合,智慧修行,觉海慈航,下心含笑,慈悲喜舍,当伟大佛陀诞生的时候。
和谐世界,从心开始,唯有同心,才能和谐,佛教兴隆,世界和平,当伟大佛陀诞生的时候。
(由作者填词、改编之《当伟大佛陀诞生的时候》的合唱曲谱以图片的形式上传於“作者有话说”)
承蒙门愿法师唱颂《华严字母》之加持,帝贺顿悟间灵感涌现,遂作此歌《当伟大佛陀诞生的时候》,以志对慈光法师之缅怀。眾人皆合十恭祭慈光法师。
缅怀完毕后,门愿法师一脸凝重地转过身来,面对著帝贺,缓声道:“贫僧知晓你心中或许有两件事情想要询问。既然如此,贫僧便在此为你解答吧。
其一,自逃离滇王府后,那至关重要的『滇王之印』已被贫僧藏匿於滇池东岸亦名为『鯨鱼山』的石寨山之『鯨鱼眼』內。关於埋藏地点,並未绘製藏宝图,或贫僧脑海之中尚存记忆,然江山暮,贫僧实已忘却来时之路。故而『滇王之印』能否重现天日,全赖其自身之造化,一切隨缘罢了。
其二,你苦苦寻觅的『青晶』,实则被先人藏匿於大波那之中,並已沉入了抚仙湖底。而如今,且待那支源自女媧的青绿玉簪將其召唤而出。”
对於“滇王之印”,帝贺並未在意,然而何为“大波那”?帝贺与墨尘对视一眼,皆面露疑惑之色。俩人对该物或此地闻所未闻,全然不知其含义所指。这陌生之词仿若谜团,令他们心生好奇,亦觉茫然无措。
望著帝贺那满是疑惑的目光,门愿法师面色凝重地解释道:“这其中的缘由,说来话长啊。其实,最初创建古滇国的百濮部落分支,主要是白族。而『大波那』这个词,实际上是白语词汇,其读音有『岛勃弄』或『岛勃』两种。隨著时间的推移,民族之间的融合越来越多,这个词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中,逐渐演变成了汉语中的『大波那』。”
门愿法师稍稍停顿了一下,接著说道:“『岛勃』这个词,在白语中的意思是大脑壳,后来引申为『大首领』的意思。而『弄』字,则具有『所在之地』的含义。所以,『大波那』这个词的整体意思就是,某个地方曾经是大人物的居所,后来又延伸到了大首领陵墓的棺槨等方面。”
言及此处,门愿法师凝视帝贺良久,继而沉凝道:“总而言之,汝所寻觅之『青晶』,已为先人大首领於仙逝后携入其『大波那铜棺』內,且隨铜棺一同水葬於抚仙湖中的石山之下。贫僧守候於此,正为候汝,以遂先人所託之事,將『青晶』之源告汝,大禹传承人。而今先人遗愿已了,贫僧擬於金莲山周边营建寺庙以弘法。然在此之前,贫僧须先往楚地,至楚王山浮屠祠拜祭师父,持师父『度牒』求取恩师真身舍利,而后归来建庙。”
(画外音 vo:此次第五空间发言者乃是萤火虫小鴞,盖因胡文元道长旧疾復发。萤火虫小鴞肃然言道:“据现代考古所证,『大波那铜棺』確凿存在,其长二米、宽零点六二米、高零点六四米、厚零点零一二厘米,重达二千五百七十一千克,堪比现今一辆家用轿车之重,较『中华第一大鼎』——后母戊鼎之重超出一千六百九十六千克,几近后母戊鼎之三倍,实乃大国重器也。”)
听到门愿法师想要在金莲山周边修建寺庙的消息,帝贺心中不禁一动。他暗自思忖著,目前狼山根据地的建设已经接近尾声,狼山金矿的开採也已经步入正轨,而张鹏手下的那一千名探矿兵即將面临失业的困境。
帝贺正为此事发愁呢,此时,一个想法驀地在他脑海中闪现:吕洞宾不是打算在太极峰修建太极道观吗?这岂不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可以將张鹏的探矿兵调派过去,让他们继续发挥作用?而且,楚王山上供奉慈光法师真身舍利的浮屠祠也是由他们负责建造的,若是能让他们来协助门愿法师建造寺庙,想必一定能够事半功倍。
想到这里,帝贺的心情稍稍放鬆了一些。这两项工程要想全部完工,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如此一来,这群人就能够多赚取两年的生活费了。
不仅如此,倘若在哀牢山地区构建根据地的规划能够获得內阁的首肯,那么他们便能够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大显身手,继而开展为期两年的工程建设。这不仅预示著基础设施的完备和资源的开发利用,更为关键的是,张鹏的探矿兵们將迎来人生的重大转机。
往昔岁月,这些英勇无畏的探矿兵们遭遇了诸多艰难险阻。他们时常於恶劣的环境中劳作,生活条件亦颇为困窘。然而,一旦哀牢山根据地的建设规划付诸实施,他们的生活將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安稳的生活环境將为他们营造更为优越的居住条件和生活设施。无需频繁迁徙和適应全新的环境,他们能够心无旁騖地工作和生活。
其次,工程建设的推进將催生更多的就业契机和经济收益。这不仅能够满足探矿兵们的物质需求,亦能为他们的家庭带来更为坚实的保障。
诚然,帝贺亦曾思忖,若能寻得自金莲山至曼尼普尔之路径,他欲遣玛雅人后裔张鹏率队前往曼尼普尔一行,非仅为寻觅熊羌与熊倩,更要觅得老祖宗夏云梦及夏云曦之后人,以期与此处九黎部族缔结稳固之关係。
此外,或可藉此知悉玛雅人之真实状况。甚者,极有可能,包括玛雅人在內之曼尼普尔九黎部族与天庭龙族关係匪浅,此举或有助於获取南天门计划之真实讯息。
因此,帝贺下定决心,要在今晚將建设哀牢山根据地的计划精心整理出来,並及时发送给新夏朝內阁进行討论。他深知这个计划对於寻找天庭龙族的重要性,也明白內阁的支持对於计划的顺利实施至关重要。
帝贺坐在书桌前,全神贯注地思考著计划的每一个细节。他回忆起在哀牢山地区的实地考察,以及与李家村、墨家村、吕家村等当地住民的交流,这些都为他提供了宝贵的信息和灵感。他要確保计划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同时也要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挑战。
歷经数时辰不懈努力,帝贺彻夜未眠,终成计划初稿。其详审之,对部分內容加以修订。继而,嘱诸葛亮速遣暗卫,经暗卫通道送至贺兰山北典城,交內阁审议之,並速补充完善,乃至远在大青山之梅超风与狼山之阿布都亦需徵求意见。
帝贺坚信,若內阁能洞悉建设哀牢山根据地之重要性与潜在价值,此计划必获其支持。如此,新夏朝便多一条生路,刘中国亦多一条生路,並且能得到曼尼普尔之九黎部族的支持,找到天庭龙族的可能性就更大。而计划若得施行,张鹏之探矿兵们的生活必將迎来新的曙光。
次日清晨,阳光洒在烟波万顷的抚仙湖面上,湖光泛泛,盪起一层一层金色的涟漪。帝贺和门愿法师一行人早早地便启程了,他们沿著抚仙湖的西岸自北向南缓缓前行,开始了这次意义非凡的行脚之旅。
帝贺心中暗自谋划著名一项宏伟的计划——於抚仙湖畔兴建一座规模宏大的寺庙,以便于闐国、精绝国的法师们前来弘扬佛法,满足西南部族信眾的需求,进而將佛法东传的道路进一步拓展。此念自他在金莲山邂逅毕摩法师、白拉拉法师、白安安法师、白西西法师四位法师起,便在帝贺心中悄然萌芽了。
一路上,帝贺仔细观察著周围的环境,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適合建造寺庙的地点。他时而驻足凝视湖光山色,时而与门愿法师、毕摩法师等人交流心得,探討如何选址才能让寺庙与自然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