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刘雨婷,你哪只耳朵听见,我说过给你买了?」(1/2)

刘雨婷估计也洗了澡,身上香喷喷的,还有雪膏的味道。

要是以前,她这一套动作能让李炎的心晃荡半天。

但多年的爭吵早已消磨了李炎的热情,刘家人更是让李炎心死,他对刘雨婷已经没了兴趣。

李炎把刘雨婷的手从胳膊上擼下去。

低声说:“你这样別人看见了不好,注意点影响。”

“影响不好,还不是你到处乱说咱俩的关係。”

刘雨婷沉浸在自己的幻想里,“对了,你录音机怎么没拿来?”

李炎觉得好笑,这女人还真把自己的东西当她的了。

正想要告诉她,这录音机不是买给她的,就听刘雨婷兴奋地说:

“我还有件事要告诉你,你要有福了。”

李炎听她的语气,好像迫不及待要告诉自己的样子,好奇问:“什么事?”

“陈智,就是我姐夫。”

刘雨婷趴在李炎耳朵边,“我偷偷听见,他对我爸说,想承包你们贸易公司的两个门市部,也包括洋桥门市部。”

“什么?”

李炎愣了一下。

“就是我姐夫,要承包你们门市部。”刘雨婷又重复了一遍,显然很高兴,“这样一来,我姐夫就是你的经理了,到时候,你想怎么样,还不是他一句话的事。”

李炎听明白了,陈智是想要刘金茂帮忙,承包贸易公司两个门市部。

前世没有的事,这辈子不一定不会发生。

李炎迅速回忆了一下。

在丹市这边,与国企部门的承包经营制要到1984年才正式铺开,但这只是针对个体的。

实际上,1979年之后,就有人以集体的名义打擦边球,与个別企业,或者政府签订了承包合同。

比如梨江上的少量游船,就是以集体的名义向区政府承包,用来接待內宾赚钱。

这贸易公司的两个门市部,本来就属於大集体。

而陈智不但是厂里的职工,还是厂领导的家属,他如果以大集体的名义承包,是完全可行的。

可话又说回来。

就像洋桥门市部,再怎么自主经营,售卖的丝绸价格都是国家定死了的,这种价格,谁来都得亏钱。

不然,也不会成为绢纺厂的不良资產。

陈智拿去有什么用呢?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李炎突然想到,除非,陈智利用家里的关係,搞到涉外经营许可证。

陈智的外婆家里在丹市有些背景,父亲和哥哥又都在交通局任职。

別人搞这个涉外证千难万难,可对他们家来说,还真不一定。

这时,刘新宝突然从座位后面伸过头来说:

“你们磨磨唧唧地聊什么呢?二姐你不是说,李炎给我买了录音机吗?录音机呢,怎么没看见?”

刘雨婷回头瞪了他一眼:“你急什么?”

“我当然著急了,盛希他们还在等著看我的录音机。我话都说出去了,是三洋牌,还是双卡,比他的牛逼。”

“刘新宝,你怎么这样……”

刘雨婷有些难堪,求助地望向李炎。

李炎一直似笑非笑地看著姐弟俩说话,到现在也没吭声。

刘新宝说话大声,毫无顾忌,旁边的人都听见了,个个竖著耳朵在听。

都是一个厂子里的,电影哪有八卦香。

刘雨婷见李炎不肯表態,忍不住推了他一把:“你倒是说话呀。”

李炎无辜地问:“你让我说什么?”

“你,你不是给我买了录音机吗?”

李炎笑:“你哪只耳朵听见,我说过给你买录音机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