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出征(1/2)
第80章 出征
“大捷!”
“大捷!”
报捷的飞骑不断大喊,一路穿过穿过云城的大街,军民士气大振。
以往大虞和燕庭作战输多贏少,近十年更是没出现过亲王这种级別的野人高级贵族被阵斩的情况。
面对已得了大半天下的燕庭,西南的大虞小朝廷原本都有了点日暮西山的感觉,连普通小民都能察觉到这大虞怕是不行了。
特別是蛮州之战后,整个大虞朝廷的气氛都如末日將至一般。
也幸好,能跟著大虞跑到西南偏僻之地来的官员虽然蠢货不少,但忠诚度不算低,即便是已经到了即將倾覆的时候,也没有出现当初在玉京时候满朝文武抢著开城门的地步,
倒是有不少准备了白綾准备殉国之人。
直到李定乾率军在云州力斩蓝部亲王赫格,这才让本来绝望的阴云散去,起码又苟住了一段时间。
只是让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李定乾刚斩了赫格不久,竟又再斩了一名野人亲王,大有將局势翻转过来的架势。
朝堂上,原本还有些人对李定乾不经朝廷擅自出兵北伐颇有微词,认为李定乾冒进,
此时这些人面对又一场大捷也闭上了嘴,明面上都开启了对李定乾的吹捧模式。
只是对李定乾的封赏,大家都默契的闭口不谈,实在是已经掛上一字王號,位列三公的李定乾已经封无可封了。
云州的宫城內,小皇帝还沉浸在李定乾再斩野人亲王的兴奋之中。
对著身边之人道:
“大伴,李晋王竟然又斩了一野人亲王,湖州光復或有望了。”
“等湖州全面光復,东可顺流取江州之地,西可连结蜀州,大虞或可幽而復明矣。”
小皇帝虽有提防李定乾等反王之心,但毕竟年岁还小,只是个性格活跃跳脱的少年人,此时听得李定乾北伐再次取得大胜的消息时还是十分振奋。
“陛下,李晋王大捷固然可喜,但也不得不防啊。”
“此前李晋王已得蛮州,若是再得了湖州之地,就据有两州一府之地了,恐势大难制。”
“李晋王虽对朝廷恭敬,却也只是流於表面,否则北伐出兵之事,也不会不等朝廷令旨就私自行动了。”
被旁边之人提醒后,小皇帝才稍稍冷静下来,又变得忧心起来。
“牛阁老所言极是,李晋王毕竟只是招安的反贼,虽对朝廷恭顺,却也不得不防。”
这是西南大虞朝廷的痛点之一,原本属於大虞官方势力的军队现在仅有云城的一万多人,其余大军头全是曾经的反贼。
现在的大军头里,最根正苗红的反倒是卫所军官出身,还没有摆明车马造过大虞反竟只有王胜一人。
其余像晋王,秦王,甘王还有几个国公侯爷,那都是曾攻打过中州,逼死了先皇的大反贼。
大虞小朝廷和这些军头之间天然就不信任,他们只是在野人巨大的军事压力下联合到了一起而已。
这种联合其实非常脆弱,只要局势稍缓,原本那些被强行压制的矛盾就会显露出来。
“牛阁老以为,朝廷应当如何处之。”
牛阁老本名牛成英,原本就是大虞阁部重臣,正经的翰林出身,任过兵部尚书一职,
稍微懂些军事,能指挥的动西南部分官军,在从中州逃出来的大虞官员里面职位和资歷都是最高的,自然而然成了大虞小朝廷的首辅。
再加上其对小皇帝有拥立之功,小皇帝对其也足够信任,许多时候都会向其问计。
见小皇帝脸上喜色退去,牛成英摸了把自己的山羊鬍子,一副孺子可教的样子道:
“现在不比当年,各王粮支出均由其自筹,无须经户部调拨,朝廷难以犁肘,只能暗蓄忠勇之士以防非常之事。”
“幸好各王之间也非一心,我们可使白旺与李定乾相爭,互为制衡,再拉拢甘王与隱州蜀国公为援,不使晋王一家独大,则朝廷无忧。”
“那阁老以为,朝廷应当如何行事?”
“臣以为,当拜秦王为北伐主帅督湖州诸事,令其领兵与晋王相匯,以其分薄普王之功,不使李晋王一家独大。”
其实就是朝廷给白旺一个名分,让他去湖州抢功,免得李定乾威望太高。
同时这命令还暗藏了挑拨二人关係的心思,李晋王两战两捷,在他们眼里此时正心气正高,突然让秦王去接管湖州的地盘还有做主帅,李定乾必然不服,二人生了矛盾才方便大虞朝庭居中行制衡之策。
小皇帝想了一下,点点头道:
“那就依阁老之策,朕立刻擬旨,令秦王出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