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不稳定的原因(2/2)

基普林对这些不感兴趣,但始终认真听讲,故而顺势发现了一个重要问题。

各条地震带之间的地震次数、震级比对,先放在一边。

毕竟是地震带,它们的区別只在於多和更多。

重点在於——

从图尔斯所放出的数据资料来看,黑脊山脉作为板块中央的地带,它在过去有记录的地震次数、规模中,怎么比地震带还要多?

就算是有不为人知的小板块碰撞,它们的烈度再怎么也不该强於大板块们。

只是基普林作为助教,工作內容仅为辅助图尔斯,而非公开提问。这一疑惑只能暂且压在心底,寄希望於別人能够注意到。

结果也不负所望。

作为弗莱西亚联邦共和国最出色的一批地质学学生,黑脊山脉的反常数据,同样引起了他们的重视。

一名学生举手问:“图尔斯院长,黑脊山脉那片区域的地震频率、烈度为什么比板块交界处更高?这是否和您提出的板块构造学相衝突?”

基普林抬头看去。

接下来图尔斯的答覆很关键。

“呵呵,很巧,这个问题在来特里萨大学的路上,我的助教基普林刚刚问过我。我回答他说,板內地震的地震波往往传播效率更高、衰减更慢,所以致使黑脊山脉那片区域的地震烈度,丝毫不亚於板块边界。”图尔斯笑著说。

“如果真是这样,那为什么只有黑脊山脉会发生超强地震,和其他有记录的板內地震差异悬殊?”

“你问得很好。”图尔斯朝下压了压手,示意学生们保持安静,“我相信,大家对我的课趋之若鶩,是想在这里了解到最前沿、最激进、最大胆的地质研究成果和种种猜想。而我站在这里,就一定会给大家带来足够震撼的答覆。基普林,请你帮我找一个接满水的水盆。”

“明白。”基普林快步离开阶梯教室,在洗手间中找到一个水盆,將之简单冲洗乾净后,接满水端回教室讲台。

而在他离开的这短暂时间內,图尔斯亲自操作放映机,为大家放映了七千万年前的陨石坠落猜想,並罗列出拋射沉积物等相关证据。

太巧了。

实在是太巧了。

自己一共就和图尔斯问过大陆沉升、陨石坠落、黑脊大地震三个问题。

图尔斯今天的课程就恰好完全围绕这三个部分展开。

而且,费格森不是说图尔斯一个月都未必会来讲一次课吗?怎么才刚刚和自己约定好没几天,就急著来讲课?

今天的讲课,会不会其实是奔著自己来的?

基普林將水盆放下,情不自禁地揣摩起图尔斯的真实所想。

至於图尔斯,他看了眼水盆,撕下数页稿纸,当著所有人的面,將稿纸铺在了水面上:“大家可以把水盆里的水视为地幔对流环,稿纸视为地球表面的各大板块。”

所有人伸著脖子,亲眼见证著实验。

“陆块將表面挤满,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每个板块的边缘在碰撞中最先出现挤压、平移、拉张。”图尔斯將其中一张已经浸湿的稿纸小心翼翼地拿出,“那么奥西提亚板块中央的黑脊山脉,为什么比板块边缘更不稳定?基普林,请你帮我再拿一张稿纸,並双手撑开。”

基普林照做,拿起一张稿纸,双手捏住边沿。

图尔斯隨手將自己从水盆拿出的那张废纸丟开,接著拔出钢笔笔帽,用力地朝著基普林撑开的稿纸砸去。

“啪。”

一声脆响,稿纸破了个洞,洞的四周呈现出撕裂。

图尔斯接过这张破损的稿纸,附在水盆原先那张稿纸的位置:“这,就是黑脊山脉地质不稳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