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餵我花生!(求收藏,求追读)(1/2)

“看这波,辽寧队是依靠锋线双子星的联动才有机会从边路突破,半高球打身后,可在战术里,他们並没有在后点留一个策应点,不知道这算是球员执行力不足还是教练组水平不行。”

“中场前,猴哥这张黄牌吃的太过离谱,以至於下半场踢得畏手畏脚。”

“我跟你们说,于汉超这笨比很容易被人挑衅上头,一上头就没了节奏,而作为边路的组织型球员,他在1v1被防死的情况下,围绕著他展开的边中结合和肋部渗透变成了空话。”

“有人细数过猴哥多少次突破失败,只能回传的次数吗?”

“让我们再看下半场,真的,猴哥这灾难性发挥真是让我一个见惯了飞机的,都忍不住讚嘆一句他今天是能和本泽马比肩的超级锋霸。”

这个时期,网上除了那几个知名解说员,根本就没有职业球员圈子里站出来给球迷们復盘比赛的。

马龙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

与此同时,大家清楚知道了职业与业余的区別,也知道普通的职业球员要付出些什么才能留在足坛。

基於此,

虽然他直播间黑子不少,但人气却极为旺盛。

不过他一直在抓著于汉超的失误补防,也引起了部分球迷的不满。

“谁没有个状態不好的时候?”

“猴子是招你惹你了,你就非得盯著他一个的失误说吗?”

“辽寧队今天都是战犯,你为什么要只说他?”

“因为我俩目前踢的都是右边锋,我知道一名能上能下且能拿到优势的边路对一支球队意味著什么。”马龙淡淡的解释道。

气势是个此消彼长,虚无縹緲又现实存在的东西。

而边路的战术设计上:

球队的战术会刻意將球转移到这一侧,利用他们的强点进行爆破。这就导致中场球员会为他们拉开空间,中锋会为他们吸引中后卫的注意力。

若在边路投入了过多战术资源却收效甚微,那球队距离输球就只剩一步之遥的距离。

现代足球的终极逻辑,

假如一支队伍里没有中场的节奏大师,没有中场的爆点王者,那所有教练都会安稳的选择:

“將爆破任务从“人群中”转移到“开阔地”。边路,就是这片天然的“开阔地”。”

在中路尝试突破,你面对的不是一个后卫,而是一个由后腰、中卫组成的、隨时可以互相补位的防守网络(防守三角)。

而边路的快速转移球,有很大机会形成边锋(或助攻型边后卫)与对方边后卫的“一对一”局面。

这是將复杂的团队难题,简化为了一个依赖球员个人能力的、胜算更高的单挑挑战。

即使不能直接过人,也能吸引防守,为下一步动作创造时间与为队友的前插创造空间。

因此,被称为辽足“双子星”的于汉超,在今天就是辽寧队输球的队內头號战犯。

“你们说我对人不对事,这很ok。”

“若你们说我復盘的有问题,那也没问题。”

“只是……”

说到这里,马龙声线陡然拔高,言语间满是轻蔑,

“劳资在职业赛场,就没遇到能拦住我的人!两场四球,我甚至可以把话放在这里,这个赛季,我定会带领大连队回到亚冠资格赛区,足总杯必能进入决赛!”

“你们要看我不爽,那我就求求你们,让你们的主队多派点人——“

“来干碎我啊!”

寂静,弹幕在短暂止息后瞬间爆炸。

“301男神牛逼!!!”

“早就应该懟一遍,这群喷子根本就不讲逻辑,有的甚至都不懂足球!”

“饭圈文化……”

“怎么这么多球迷都是输不起类型的吗?”

“申球迷都没说什么,你们出来窜出来叨叨个鸡毛?”

“哈哈,没有黑哨,没有误判,我们输了个乾脆利落的2-0,根本就没觉得丟人啊。而且足球又不是一场论,日子还长,我们別来无恙,期待大连做客虹口体育场,申球迷静候大连到来。”

“辽寧球迷,我只想说输了就输了,该骂就骂,只要不涉及人家父母家人啥的,隨便骂!作为球员发挥不好就该忍著!不服?那就拿实力来打球迷的脸!我们太期待他们能用实力来打我们的脸了好吧。”

弹幕两极化愈发清晰。

马龙也没制止,毕竟这就是足球,这也是竞技体育的一种发泄方式。

但论这场復盘直播,如果有人用非专业性的个人见解去反驳他的中立专业论点,那復盘又有何意义?

国內足球环境又何谈进步?

而他之所以拿于汉超来开刀,不是因为两人关係不好咋样,而是于汉超很熟悉马龙的为人,又或者说是辽足“双子星”的名头太盛。

杀鸡儆猴。

某些球迷看他连好友的脸面都不顾,那自然不会再来触霉头討骂。

和马龙想的一样,在他成功立威后,在復盘大连vs上海申的比赛便没再掀起什么么蛾子。

只是在马龙即將下播,准备开饭时——

一声清冷好听的声音从镜头中传了出来,弹幕瞬间疯狂。

“一个人喝酒,是有什么心事嘛?”

“?”

“??”

“md,我的耳朵告诉我这是一个绝世大美女的声线。”

“御姐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