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初露锋芒(2/2)

“今日课业已毕,老夫考教尔等一题,权当消遣。”他目光扫过堂下,特意在张云身上停留了一瞬。

“今有垣厚五尺,两鼠对穿。大鼠日一尺,小鼠亦一尺。大鼠日自倍,小鼠日自半。问:几何日相逢?各穿几何?”

题目一出,大部分学童都懵了。大鼠越挖越快(每天翻倍),小鼠越挖越慢(每天减半),墙厚五尺?

这怎么算?张奇更是抓耳挠腮,完全理不清头绪。张昶皱著眉头,在纸上写写画画,试图找出规律,但大鼠变化太快,小鼠变化又慢,感觉一团乱麻。

学堂里一片寂静,只有炭笔划过草纸的沙沙声和张奇烦躁的嘟囔声。

王老夫子目光平静,似乎並不期待立刻有人能答出。

他出此题,本就有意观察张云的算学能力是否如他记忆和悟性一般惊人。他端起茶杯,轻轻啜了一口。

就在此时,角落里传来张云清晰平静的声音:

“回夫子,学生以为,可逐日累加计算其穿垣之尺数。”

他拿起炭笔,在草纸上迅速列出:

“第一日:大鼠穿一尺,小鼠穿一尺,共穿二尺,垣余三尺。

第二日:大鼠穿二尺(倍),小鼠穿半尺(半),共穿二尺半,累计穿四尺半,垣余半尺。

第三日:大鼠应穿四尺(倍),小鼠应穿四分之一尺(半)。

然垣仅余半尺,不足大鼠一日所穿。故大鼠穿垣余半尺需时为半日之半?不,此处需细究其速比……”

他一边说,一边在纸上飞快地演算,思路清晰,逻辑严密。

虽然最后涉及到大鼠和小鼠在最后残余墙体的挖掘速度比例时稍有停顿,但他迅速调整思路:

“第三日,大鼠日穿四尺,则每时辰可穿四尺/十二时辰=三分之一尺/时辰?小鼠日穿零点二五尺,则每时辰穿约零点零二尺?两者於第三日共同挖掘残余半尺,需时设为某时辰,则:大鼠速x某某+小鼠速x某某= 0.5尺……”

他的计算越来越快,炭笔在纸上划出清晰的算式,虽然用了些让其他学童更加茫然的“时辰”、“速度”概念,但其核心思路——逐日累加工作量,並在最后不足一日时按速度比例分配时间——已清晰地展现出来!

“……故相逢应在第三日,具体时辰,依学生所算,约在第三日午时三刻之后。

大鼠共穿:第一日1尺+第二日2尺+第三日(4尺/日)x(某/12日)≈ 1+2+4x(约0.3)=约4.2尺?小鼠共穿:1 + 0.5 + 0.25x(某/12)≈ 1+0.5+0.25x0.3=约1.575尺?两者相加约为5.775尺,似有误,容学生再验算……”

张云沉浸在解题中,眉头微蹙,对自己的结果似乎还不满意,下意识地继续推演。

整个学堂鸦雀无声!

所有学童,包括张昶,都目瞪口呆地看著那个坐在前排角落、埋头演算的瘦小身影。

张奇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

王老夫子端著茶杯的手停在半空,茶水微微晃动,他眼中全是震撼,狂喜,是发现稀世璞玉的激动!

这已不仅仅是记忆力好,这等思维天赋简直是难以想像。

啪嗒!

王老夫子手中的茶杯盖,因过於激动而失手掉落在讲席上,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

这声音一下子惊醒了沉浸於验算中的张云。

他抬起头,看到夫子灼灼的目光和同窗们震惊无比的表情,才意识到自己似乎过於投入了,脸上露出一丝赧然,连忙放下炭笔:

“夫子,学生……学生妄言了,算得可能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