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锋芒太过?(2/2)

旁边的几位阅卷官听到他的声音,都被吸引住了,几人都是凑了过来。

“诸君也看看!”钱姓考官把手中试卷递给其余人,眾人传阅之后,皆是纷纷点头评论。

“此文的確老辣,起承转合如行云流水,非寻常童生所能为。”

“尤其是中股联繫盐、防、漕、民一段,切中肯綮,可见此子並非死读书之人,胸中颇有沟壑。”

“理醇词畅,气象崢嶸,当真是案首之材啊!”

不过这时一位刘姓学官却是皱了皱眉头,此人性格一向偏於保守,並不喜此文中显露的锋芒。

他看向眾人,犹豫片刻后还是提出了不同意见。

“诸君,吾以为此文虽佳,然其锋芒太过了?”

“区区一童生,竟妄谈盐政、边防,是否有些空疏狂妄?且其文气过於张扬,恐失敦厚之旨。”

“依我看,青神夏彦中的那篇文章,法度严谨,辞采斐然,更显沉稳。

此外那眉县李芝庭的文章,也是经义功底扎实,引经据典,更合制义正宗。此卷……可列前茅,但案首之位,尚需斟酌。”

钱姓学官闻言当即反驳道:“刘学官此言差矣。府尊大人屡次训诫,要学子关注实学,言之有物……

“此子文章正是响应府尊號召,何来空疏狂妄?其论时政,並非具体指手画脚,而是阐发『学以致用』之理。

“整篇文章格局宏大,正显其志气!若论沉稳,夏文或许稍胜,但失之柔靡……若论功底,李文不遑多让,但略显板滯。

“唯有此卷,才华、见识、气度兼备,更难得的是与府尊衡文取向暗合,实为不可多得的上上之选!”

双方各执一词,爭论了起来。支持张云试卷的认为其有思想、有锋芒、切合上意;反对者则认为其不够稳重,有冒险之嫌。

爭论声引来了本次阅卷的首席同考官,嘉定府通判赵禎。

“怎么,何故如此喧譁!”

赵禎发话后,眾人当即安静下来。

钱姓学官上前道:“赵通判,大傢伙正为三篇文章而爭轮!”

“喔!”赵禎看向眾人,“是什么文章竟引得诸君爭论,且取来与我一观!”

钱、刘两人当即把张云、夏彦中、李芝庭三人的文章送到了赵禎面前。

赵禎取过后,当即坐下来依次品读。

隨后他又问起来眾人的意见,眾人当即把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说了出来。

赵禎听完后並没有立即进行评价,而是又把三篇文章读了一遍。

眾人见此也不在说话,只是安静的等著,唯有钱、刘两人还在互相看著对方。

约莫过了一柱香的时间赵通判终於抬起了头,他先是环顾眾人一圈方才缓缓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