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王与谢(2/2)
“此言差矣,我也要养精蓄锐。”
陈逸倒不是为了加油,他只是单纯觉得好吃。
结果生蚝吃完了,其他倒是剩下一点。
豆角燜面也全部被炫完了,一口面一口海鲜,让人美滋滋。
吕布开口道:“剩下这些我带回去吧,不然文和先生肯定要生气。”
就像是学生都怕老师一样。
这是天然的压制。
陈逸自然没拒绝,拿了打包盒出来,都给倒了进去。
隨后,吕布就有些焉地换了衣服走了。
活脱脱像是陈逸高中时期的样子。
一想到要上课,就魂不守舍。
……
周五,陈逸准备去镇上看一下。
以前很多厂子都是在市区的,但是后来都搬到镇上、郊区了。
不过刚餵了小黄,还没出门,刘裕就来了。
“贤弟,我跟著刘牢之回建康了。”
“东西都准备好了。”
陈逸一听就懂,准备好的各种小物品拿了出来。
都是现代的精美器具,总价格不超过一千……
“我这几天估计要应酬,等我好消息。”
刘裕也不客气,提著东西就匆匆离去了,连水都没来得及喝一口,看起来挺赶的。
陈逸也很好奇,不知道刘裕能不能提前崛起?
对於现在的刘裕来说,属於是分秒必爭了。
隨后,陈逸关上了,直接开车去镇上了。
小电驴虽然方便,但是天气太热了。
麵包车虽然便宜,但是五臟俱全,还能开空调,美滋滋。
一路来到镇上,就看到了路边很多老人家摆摊卖菜。
都是新鲜的蔬菜,一看就是自己家里种的。
陈逸停下车,下来买了一点白菜。
隨后继续上车,朝著厂子的方向开去。
其实现在的城镇也很发达了,镇中心看起来跟市里区別不大,什么东西都有卖。
……
就在陈逸前往厂子的时候,刘裕则拿著那些『义乌小商品』东奔西走。
东晋一直都非常混乱,並且一直处於內斗当中,从来没有停止过。
唯一好一些的时候,还是当初淝水之战,苻坚的『八十万』大军带来的压力太大了,导致东晋上下不得不同心协力,於是谢玄横空出世。
但淝水之战胜利后,东晋立马又变成了之前的样子。
朝臣们勾心斗角,爭权夺利,都对那个代表著至高权力的宝座虎视眈眈。
而这也是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最后的余暉了。
到了刘裕现在的时期,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都已经没落了,不復之前辉煌。
现在这个时候,掌控朝堂的是少年英杰,司马元显。
司马元显,而今不过才十七岁,放在现代,这还是一个读高中的高中生。
但在东晋,身为会稽文孝王司马道子之子,晋孝武帝司马曜之侄的司马元显,已经是东晋权臣了。
他解决掉了叛贼王恭,王恭是青、兗二州刺史,而凭藉的,正是刘牢之倒戈反叛,凭藉著这等功劳,才成功崛起。
从公元399年开始,他代父掌权,拜后將军、尚书令、领扬州刺史。
然后徵调江南“免奴为客”者,进京服兵役,然后激发了孙恩起义。
所以,刘裕崛起还有他一份功劳……
如果不是司马元显给了孙恩造反的时机,刘裕去哪里搞战功?
所以刘裕的首要任务,就是巴结司马元显。
以司马元显此时在朝臣中的威势,刘裕以北府军的身份来巴结,自然轻易的见到了他。
而且,刘牢之还知道此事,並且让刘裕帮他观察一下,看司马元显有没有容人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