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证件交付(2/2)

李玉兰:“哎呀,这我肯定放心。我把儿子交给国家后,就没有后悔过。”

“婶子你可真明事理。”陈卫军和李玉兰一唱一和间,就到了部队给顾清宴分的房子了。

院子不算特別大,但也能开垦两块菜地。菜地旁边有一口用青砖砌好的井,井口已经用东西封上了。

整个院子呈现回字形,李玉兰就进去就发现这屋里竟然还是水泥地面,“哦哟,这地好啊。”

不像老家的地,都是泥巴,要是有水洒在地面上,不注意看还会滑一跤跟头。

“不错吧。”陈卫军得意得好像这是自己的房子一样,还带著李玉兰四处看。

毕竟这里,他都认认真真打扫过的!

客厅里,宋清欢先將袋子里装著的东西一件件拿出来。

这会儿年年岁岁已经醒了,他们好奇地打量著他们未来生活的地方。

顾清宴將昨天司务长送过来的粮食都搬到了厨房里,“这个月的米麵粮油昨天已经送过来了,肉的话每个月25號司务长会上门登记需求。

我们每天还有两瓶牛奶,需要早上拿著《特供证》到军人服务社那领,超过时间就作废。

每个月还有10斤苹果,每个月5號、20號到后勤处在《副食品供应簿》上签字领取,这些都不能让別人代领。”

顾清宴將《隨军家属供应证》、《军人服务社购物证》、《医疗特供证》等证件都交给宋清欢,“节假日还有一些特供物资,我们这边还有农场,有时候早上会送些新鲜蔬菜过来。”

宋清欢点头,一一记下。

“我……”停顿了一下,顾清宴道:“我隨时都有可能出任务,我不在的时候,这些事情都得你自己做。”

他並不想將这一切都交付到宋清欢手里,让她去承担这一切,但职业特性导致了宋清欢不得不接手这些事情。

“我知道。”宋清欢看著他,眼里没有丝毫不满,“家里我会照顾好的。”

房间里没拉电灯,光线有些昏暗,宋清欢率先避开了视线,她將手里的证件都收好,而后道:“爸妈不能住在这里,我这会儿先去做饭,待会儿吃了饭再送他们去招待所。”

两个老人並不打算在这里多待,也就没有打申请,他们准备住一晚招待所就回去。

顾清宴低低应了一声。

宋清欢感受到了掌心传来的温度,男人的手比她的粗糙多了,指腹间有厚厚的茧。

顾清宴还想说什么,屋子外面响起了李玉兰的声音,宋清欢忙挣开他的手,“我去做饭。”

看著宋清欢的背影,顾清宴在原地站了会儿,手指反覆蜷缩,似要留住什么,良久,手心里黏腻的温度才散去。

【作者有话说】:我发现很多读者对这个隨军所涉及的转移粮食关係这个不太明白。

我解释一下。

按照65年的部队规定,只有军人的配偶以及孩子可以隨军,父母隨军是很少很少的,几乎没有。

基本军官的父母来,都住不了多久。

长住不仅还涉及到上面的审批,还要涉及到的一个就是粮食关係,比如女主,她隨军她的粮食关係就要转到部队去,这样部队就会有她的粮食配额。

如果老两口来住这,就相当於四个大人两个小孩吃的是两个年轻人的粮食配额,压根不够的。

那会儿是计划经济时代,物资是管控好的,我这本文已经根据歷史情况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艺术加工,实际情比这管理得更严格。

还有,这是65年,不是85,不是95,这个年份的特殊性大家应该都清楚。我觉得我肯定有创作得不好的地方,但很多我都是查了资料的。

那个年代困难的是处境和经济,但並不代表当时的各种措施是没有的,比如保育院体检,这些可以自己去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