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定策(下)(1/2)

在叛军无从知晓的另一头,朝廷也发起了对叛军的反扑。

元琛和长孙稚兵败免职,河北叛军势力隨愈演愈烈。

朝廷无法,只得起用之前平定了破六韩拔陵叛乱、如今赋閒在家的广阳王元深,恢復其一切官职,加封仪同三司、大都督,领军十万以討贼。

並遣章武王元融为左都督,临汝国公裴衍为右都督,从旁辅佐,一道平叛。

元深此时已经在家中赋閒多时,念及国家危亡时常常扼腕嘆息,却无能为力。

在受到朝廷任命时,元深涕泗横流,感激涕零,欣然允诺:“臣必定拼死效力,报答陛下太后的恩情!还我大魏朗朗天下!”

收到元深回復的胡太后內心甚慰,继续派內臣安慰元深,嘱咐他好好为国效力,不要有后顾之忧。

但是內臣前脚刚走出宫殿,胡太后一旁的亲信城阳王元徽因妻子与元深私通,內心对元深厌恶至极,遂拜倒在胡太后面前。

“太后明鑑,广阳王用兵如神,爱兵如子,无奈在军中还是在叛军中,名望都非常高,此次若让他掌握大军在外,只恐心生异心,对太后不利!”

胡太后坐在玉榻之上,眼神迷离,朱唇微启:“城阳王思虑过度了吧,广阳王一直以来忠君爱国,仁义之名在朝中有口皆碑,岂能生负哀家之意,害大魏之心呢?莫在此地胡说,无事且退出殿去罢。”

说罢,胡太后一挥玉手,殿中两旁甲士上前,抬手要將元徽“请”出去。

元徽咬紧牙关,坚持说道:“请太后再听臣一言不迟!请问太后,在太后心中,如果您和陛下之间起了爭执,元深他会选择支持谁?”

胡太后原本已经闭上眼,不再去理会元徽,听得元徽如此问题,凤眼圆睁。

她突然意识到,元徽说的可能是对的。但她依然不想在臣子面前失去风度,缓缓问道:“那么,爱卿会选择谁呢?”

元徽“砰”地一声就在宫殿地砖上撞了一头,撞击声音之大,足以响彻整座殿宇。

只一个磕头,他的额头就已经充满了气血,再狠狠地来一下,头顶的青筋指不定都能爆开。

即便如此,元徽依然高声大呼:“臣,必为太后马首是瞻!若太后有命,臣愿掏出心肝供太后御览!”

“御览”一出,胡太后喜悦之情溢於言表,看样子在元徽心目中,自己依然成为了大魏真正的统治者。

而这,正是胡太后想要的。

但是元深乃朝廷目前最有军事才能之人,如果不派他领军,届时官军再败,河北之地恐怕不再会由朝廷所有。

国家的安危和马屁的香甜,两者孰轻孰重,她还掂量的清楚。

胡太后吐了一口气,装作为难道:“可是如今叛军四起,若非广阳王亲自领兵,哀家著实不放心……难道城阳王有意领兵平叛,宽慰哀家的心吗?”

元徽就在中枢,对於军事不说毫无章法,至少也是一窍不通,见胡太后如此问话,无言以对,只能趴著来躲避问题。

看著跪在下面不敢作声的元徽,胡太后只觉心烦,大手一挥:“如此还有何可討论的?退下!”

甲士听命又待动手,元徽身躯微抖,情急之中计上心来,连忙拱手奏请;“臣以为!可以秘密给章武王元融下发旨意,让他在旁监视广阳王,两相制衡,虽无法完全控制广阳王,但最起码可以第一时间探知广阳王的心思!”

胡太后闭目不语,甲士遂不再等候旨意,两个一起,提著元徽就往殿外扔。

元徽被架在空中,手脚乱舞,依旧大声吼叫:“太后如果犹豫不决,待得他日,陛下和广阳王內外相应,连成一体,领军向內,届时,太后如何自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