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本钱从哪里来(2/2)
“妈,我们家的两头猪,大概多大了?”
何秀丽一愣,立刻明白了大儿子的意思。
她沉吟一会,不確定的回道:
“之前粮食餵得少,都还没有长什么膘,可能两百斤都不到吧?”
说著,她扭头朝陈昌富看去,问道:
“昌富,你估一下,圈上那两头猪,到不到得了两百斤?”
陈昌富吐出一口烟,半晌才回答:
“今年这两头猪架子大,虽然膘还不厚,两百斤应该也差不了多少了。”
若是每头猪接近两百斤,两头就差不多四百斤了。
这里说的多少斤,一般是指活猪屠宰放血,除掉內臟之后,剩余的部分能有多重。
而屠夫到农户家收购生猪,屠宰后就是照此来称重算钱,猪內臟算作添头,是屠夫的额外收益。
若是直接收购活猪,那就完全看屠夫自己的眼力,敢於出到多少价钱。
眼力好的屠夫,直接买活猪甚至比屠宰后再买要能赚到更多。
但若是看走了眼,屠夫有可能赚不到钱,甚至还要亏钱。
是以,不是经验非常丰富的屠夫,都会按照宰杀后称重的方式来购买生猪。
这是最保险的做法,除去纯赚的內臟,屠夫看行情出价,一头猪还能赚到三十至五十元左右。
加上內臟,屠夫们一般一头猪最少也能赚到五十元以上。
毕竟杀猪同时是辛苦活和技术活,没有一定的利润,屠夫们当然不愿意干。
何况这年代农村餵猪都是餵得猪草和米糠,粮食大部分人家自己都不够吃,当然不可能用来餵猪。
这就使得养猪的人家,相比九十年代中后期来说,要少得多。
如此一来,屠夫们一般三五天都不一定能买到一头猪。
综合种种因素,没有每头猪五十元以上的利润,屠夫们也不会干这一行。
这样计算的话,陈家的两头猪若是屠宰后躯干净重能到四百斤,现在市场价一点六元一斤,总售价能达到六百四十元。
除掉屠夫预留的利润空间,陈家实际到手也能有五百多元。
经过一番计算,何秀丽很快就点头说道:
“要是差不多有两百斤,那把两头猪卖了,最少也有四百多块钱,加上现在有的一百出头,那就是五百多了。
“差那百把块,倒是好找人借了。”
见父母都不反对卖猪来凑本钱,陈建伟鬆了一口气,说道:
“妈,有五百多就不用借了,矿上那边只是说每批一千斤左右,第一批少收一点也没事,后面一批补上去就行了。”
这下,大家都不由鬆了一口气。
能不借钱还是不要去借的好。
陈昌富將烟锅里的烟渣在地上磕掉,扭头朝陈建伟问道:
“確定矿上一定会收吗?要是到时候反悔,这钱都打水漂了。”
“爹,这你就放心吧,人矿上领导都集体开过会,好多人都知道了,不可能反悔的。
“再说了,人家几千工人,上万家属的大矿,还真不差这点钱,不至於出尔反尔。”
陈昌富重重点头:
“行,那我现在就去找乡上的金砖银砖兄弟,让他们明天一早就过来。
“明天只有白岩赶场,人没有镇上大场多,两头猪不一定卖的完,別的屠夫不敢收那么多。他们两兄弟有別的路子,肯定不怕。”
说罢,他便去屋里取来手电筒,准备连夜去乡上。
明天早上再去通知屠夫,时间上肯定是来不及了。
何秀丽连忙对一旁的陈建军说道:
“二毛,天黑了,你跟你爹一起去一趟。”
当下,陈昌富和陈建军父子两人,借著手电筒的光芒,就往乡上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