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新的契机(2/2)
这折耳根一把捆的很小,两把加起来估计都还不到一斤重。
他隨手將两把折耳根扔到背篓里,也不急著走,继续同摊主老妇交谈起来。
“老人家,你刚才讲矿上的人经常来买,他们吃得惯这么重的味道?”
老妇反问道:
“后生家,听你口音是隔壁香辣省的吧?我们酸辣省这边有几个人吃不惯折耳根的?矿上的工人和他们屋里人,也都是周边本地人,都喜欢吃的。”
陈建伟点点头:
“哦,我们那边吃的人確实少一点,一般都没见有人卖呢。”
老妇却摇摇头,说道:
“这东西一般还真没人买,也就是矿上这边他们自己挖不了,所以才隔三差五买一点吃。”
陈建伟又问道:
“老人家,那你在这一天能卖多少啊?应该挺赚钱吧?”
老妇继续摇头:
“也赚不了多少,主要这两年周边好一点的折耳根都挖的差不多了。我这点儿都是挖了两天才凑够的呢。”
摊位上的折耳根差不多二十来把的样子,听老妇的口气,应该也是才来不久,刚刚开始售卖。
也就是说,她一天时间也就能挖个几斤,赚个块把多钱的样子。
並且,折耳根还不是一年四季都有的,想要靠这获得稳定的收入,显然並不可能。
也就只有像老妇这样,非主劳力的人才可以偶尔上山挖一点,售卖之后补贴家用。
这时候,又有两名中年妇女走了过来,询问价格之后,一人买走了一把。
看她们的外表和穿著,同刚才那名女子一样,应该都是矿区工人的家属。
离开集市,陈建伟一边往家走,一边在心里快速琢磨起来。
口感差、刺激味大的野生折耳根,一把半斤不到的货都能在矿区这里卖到一角钱。
若是换成人工种植的呢?
不说多,三角多钱一斤完全不成问题。
而从刚才老妇所言,和陈建伟自己看到的情况来看,整个矿区喜欢吃折耳根的人著实不少。
若是能够稳定的提供人工种植折耳根,矿区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而种植折耳根的技术,陈建伟恰恰就有。
前世二零一几年的时候,隨著隔壁酸辣省折耳根食用人群达到巔峰,紧邻著酸辣省的白岩乡及周边几个乡镇,都有人种过折耳根。
一辈子在家种地的陈建军就是其中之一。
因为折耳根种植需要较多的劳动力,那时候一天到晚无所事事,在县城里逍遥过活的陈建伟,还被老母亲一个电话叫回来,帮著陈建军种了两年。
有了两年的种植经验,对於折耳根的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陈建伟基本门清。
现在这个时间段,一直到后面几年,隔壁酸辣省金祥地区,好像都没有成规模的折耳根种植户。
陈建伟完全可以凭藉后世的技术,种出优质的折耳根。
先打开云山矿区这个稳定的销售渠道,隨后再慢慢地向周边地区辐射开。
十年二十年以后会发展得怎么样,陈建伟不知道,也无需关心。
仅后面这几年,自己赚他一个十万元户,应该没问题吧?
想到这里,他心头立刻就热乎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