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他的脸呢?不要脸!(1/2)

梁泽跟朱標將需要准备的材料都在今天准备好,桌子凳子按照人数摆放。

来的除了国公王侯,就是六部跟大理寺,都察院这些官员,小官元跟后妃都没来。

中午下起了比尿还贱的雨,梁泽跟熊大捡出辣椒藤上的红辣椒,温顺的熊二就用针线串起来,剪刀开口留出籽。

十几颗鲜红硕大的西红柿,梁泽明天早晨会摘下来做成菜,籽留出来在布吸乾水分,保存种子。

接著梁泽去检查泥瓦匠给自己搞的“古代烤箱”,这个在古代没啥技术含量,百姓早就会烤烧饼,胡饼跟月饼这类食物。

厨房院子里的土烤箱,是垒起来的石头炉,用柴火慢慢加热,类似半圆拱形,这个梁泽搞的。

明朝的烤箱是类似后世北方的火柴灶。

两个灶,一个灶用来把有锅盖的土灶温度烧制三百八十多度,另一个灶將铁板温度烧制一百二十多度。

土灶锅盖跟铁板灶形成的半密闭空间实现有效的热对流,稳定恆温的环境內加热烤熟蛋糕坯。

八月初九的清晨,天晴。朱標看著厨房看著铺满冰块的盒子,疑惑的问道:“鱼蛋,接下来搞什么。”

“让麦至德打蛋清跟酥油。”

元朝把奶油叫酥或者酥油,《史记·匈奴列传》里面,就提到过,製作技术已经比较成熟。

三种方法,朱標都在梁泽指导下试了一遍,昨天试货过反覆拍打,揉搓奶皮,发酵等。

最后决定直接反覆拍打。因为天气炎热,必须要新鲜的才行。

北魏《齐民要术》里面的现代酸奶“酪”製作工艺,可以添加大明独有的发酵剂保温发酵,提炼出酥,只是不易保存。

具体怎么做,梁泽不管,因为有工部侍郎的內侍跟宫里御厨操作,梁泽负责提供思路。

打奶油更是力气活,梁泽让工匠用竹子做出手摇搅拌器,比三根筷子打发要简单些。

工部侍郎麦至德跟礼部官员在朱標的注视下,用竹子做的打蛋器手不停蹄的打了整整两个时辰,蛋清终於成了奶油状。

接著加入不太白的,麵粉以及盐,准备製作蛋糕坯。

麦至德围著土烤箱看一遍,走回到梁泽身前,质疑道:“长寧伯该不会烤饼吧,那……”

没等麦至德把话说完整,梁泽纠正:“请叫生辰蛋糕,不要因为是土灶烤制,就叫饼,就像我不会因为你是侍郎而称呼你为狼……”

“好吧,我就觉得是饼。”麦至德並没有改变叫法,而是说道:“待会儿请功时,我打的蛋清,有功?”

梁泽回答道:“麦侍郎,你真的太庸俗了,你要不计报酬,做大义之人,能参与打蛋清是你的福气,我都不让府里的僕人来沾福气。”

“我只是想提醒长寧伯,若是真有人拿这个炉子做生辰蛋糕,那还有您什么事?

之所以没有蛋糕,不是因为別人比你傻,而是因为做出来的只有烧饼跟月饼,还有胡饼,点心,没有蛋糕这个东西。

所以你大概率会失败,甚至把饼烤糊,这样糊的饼,我是不会跟你爭功劳的。”

麦至德说完,摇摇头回去换衣服参加桂荷园的寿辰。

朱標走过来道:“麦至德跟你说了什么?”

梁泽笑了笑:“麦至德说我一定会做出来蛋糕,帮標子你贺寿。”

麦至德居然说人话了,倒是有改变,不错,朱標心里想著,隨后看向梁泽:“这就是你当初说整治麦至德的办法,看来有效果,至少比简单的处罚有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