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新的旧货包(1/2)

三天后的9点,雾气还未散尽,陈家树开著自己的大g,出现在镇上的自家旧货店前。

现在还没有开门,刚刚开始是热潮已经过去,目前店里已近確定10点开门,到中午一点关门。

据他所知。

现在虽然没有太多的顾客登门,但是每天也有那么3-5个村民,拿著旧东西登门。

现在基本不是本镇的,是周边其他几个镇,或者是本县城其他镇的,或者本市其它县城的。

毕竟。

现在他这家旧货店,也是名声越来越响亮,以公道而闻名。帮忙管理店铺的老同学阳丽娇,还是很能干的。

店里还有一个很厉害鉴宝师傅马耀阳,再加上陈家富这个老板收货,讲究的不亏本就行。

今天早上。

又开了一个旧货包,但这一次,旧货包不再是玉器首饰,而是一批刚从旧货交易群中拍下的老物件,一个標为“九十年代某退休图书馆员私藏”的纸品包,共四十三件,成交价三万六。

这回的货物里没有金银玉翠,全是泛黄的手稿、信札和字画捲轴。卖家说,这些东西原本堆在阁楼角落,用牛皮纸捆著,落了厚厚一层灰,是他父亲生前悄悄收下来的,来源复杂,有一些是从那1动盪年代流出来的东西。

陈家树打开自家店铺,在货架上先摆出几件打掩护的现代仿品:一幅印刷版《兰亭序》、一对机制宣纸扇面、一本做旧的线装《唐诗三百首》。

毕竟。

不能全卖真货,不然太让人震撼了。然后才小心翼翼地取出真正的重头戏...三件被他连夜整理出来、初步鑑定为极具价值的纸质文物。

第一件,是一封未寄出的信。

信纸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特供文人的米黄色竖格宣,毛笔行书,字跡清瘦挺拔。落款处写著:“启明兄亲鉴,弟沈砚秋手书於戊戌年冬夜”。陈家树查过资料,沈砚秋乃民国末年至建国初期岭南著名书画家,尤擅山水小品,后因政治原因销声匿跡,作品一度被禁。而这封信中,他谈及一幅遗失多年的《寒江独钓图》真跡下落,並提到“已托人送往湘楚交界处一农户家中暂存,画卷藏於夹墙之內,惟知者三人”。

信末还附有一张简略手绘地图,標註了几个村落名称,其中一处名为“枫林坳”的地方,正位於陈家树的老家附近。

第二件,是一幅摺叠式绢本设色画。

打开一看,竟是齐白石晚年风格的一幅《虾趣图》。画风老辣,墨色层次分明,虾须纤毫毕现,右下角鈐有一方朱印:“借山翁”。但陈家树並未轻信,反而请来林姐帮忙辨认。她戴上手套细看良久,摇头道:“假不了全假……这墨韵、水分控制,绝对是高手临摹,至少八成像。可奇怪的是——”她忽然顿住,“你看这绢丝老化程度,和画上的霉斑分布……这绢本身,確实是民国老料。”

心中同时浮现一个可能:这不是贗品,而是当年齐白石弟子或门人代笔之作,再由老人亲自题款盖章。这类作品在学术界被称为“协作画”,虽非完全原创,却极具研究价值与收藏意义。若能证明出处,拍卖估价不低於七十万元。

第三件,则是最让陈家树心头震动的一卷手稿。

封面用毛笔题写《南园诗草》,內页共三十七页,以楷书工整誊录,收录诗词七十二首,內容多描写岭南风物、友朋酬唱及家国忧思。最关键是扉页上有两行小字:“乙巳春月,承父命整理先祖遗稿,孙陈维楨谨识。”

陈家树呼吸一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