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赴夏前夕(2/2)

不过对此赵肠却不担心,毕竟在他的印象中,西夏可是坚挺到南宋时期,比北宋和辽国这两个难兄难弟活得还久。

虽说他的出现或许会改变一些事,但应该还不至於改变这场辽夏之战。

想了想,他顺势说道:“既然如此,索性我到西夏走一趟,近观这场辽夏之战,顺便把別勒部落的事也解决了。”

高若訥愣了下,皱眉道:“恐怕西夏不会容许你此时带兵入境吧?还是说你要孤身前往?”

话音未落,还没等赵肠开口,王中正率先开口阻拦:“不可!官家有言在先,郎中断不可以身犯险。”

也是,没有军队保护,他怎么敢看著赵肠进入夏国,万一出了什么事,估计官家得把他的皮都给扒了。

听到王中正的话,赵肠朝著高若訥耸耸肩,想了想道:“这样吧,正好我不是有个“狂妄”的人设么?我就直接带兵进入西夏。”

虽说高若訥並不能理解何为人设,但大致也猜到了赵肠的想法,惊声道:“这怎么可以?你可莫要乱来,万一西夏误会——”

“他还敢直接派兵打我不成?”赵肠翻翻白眼道:“放心,西夏到时候最多派人责问,到时候你就说我少不更事、行事莽撞就行了。”

高若訥皱著眉头思索再三,依旧感觉不妥,奈何赵肠主意已决,他也没有办法。

与高若訥聊了一阵后,赵肠带著范纯仁几人回到他在渭州城內的临时住宅,石布桐与吕大防当前就住在其中,等著赵肠返回城中与他们见面。

相较三四个月前就已来陕西见过赵肠的石布桐,吕大防阔別数月再次见到赵肠、范纯仁、文同几人更为激动,拉著三人手激动道:“景行、尧夫、与可兄,三位在陕西辛苦了,我瞧著你们都瘦了....”

也许是阔別数月再见挚友,范纯仁心中也是喜悦,一脸古怪地反问道:“你確定我们三个都瘦了?而不是我和与可兄瘦了?”

文同听了哈哈大笑。

不得不说,这段日子范纯仁和文同跟著赵肠到处征战,既要协助赵肠管理军中事务,抽空又要外出了解当地地形,整个人晒黑了许多不说,身上也锻炼出了一些肌肉,反观赵肠,除了带兵出战,大多数时候都呆在帅帐內练字,抽空写几篇日记留著日后送至官家手中,那是养得白白嫩嫩。

眼见吕大防似乎也瞧出了几分端倪,看向自己的目光变得古怪起来,赵肠连忙道:“能者多劳嘛,对不对,文同兄?”

“是极是极。”文同笑著点头附和。

说实话,他一点不都在意赵肠为了自己偷懒而给他们加担子,相反视这为赵肠对他们的信任。

事实上不止他与范纯仁,似张亢、冯文俊、马怀德、郭逵、赵瑜等,无论涇原路还是环庆路,

赵肠都儘量放权给他们,不干涉其自主权,一来这些人都有实际领兵作战的经验,一般用不著赵肠为他们担心,二来赵肠自付不可能长期呆在陕西,因此有意想要锻炼诸人。

渭州的张亢、郭逵,镇戎军的冯文俊、赵瑜,环州的安俊、张,以及马怀德、杨文广,甚至包括折继閔、折继祖以及种诊、种諤等,皆是赵肠目前看重的一路军帅人选。

都说北宋缺將、南宋缺相,但现如今赵肠已经逐渐明白,其实北宋並不是缺將,而是良將难以在文官的约束甚至压制下冒头,好不容易混出一个狄青,其结局也是颇叫人晞嘘。

好在如今有他在,他会尽他所能庇护这些良將。

当晚,赵肠在城內酒楼摆宴,与石布桐、吕大防饮酒作乐。

宴中,石布桐也提及了他叔父张尧佐已官拜三司使之事,令范纯仁与文同皆为之侧目,要不是顾念和石布桐的交情,他俩横竖得问一句:凭什么?

这也难怪,谁让张尧佐以往给人的印象实在太差呢,哪怕是看在赵肠和石布桐的面上,范纯仁与文同也难以彻底对其改观。

相较二人,赵肠对此並不反对,甚至有些信息,毕竟张尧佐当上三司使,他建城批预算就更容易了,至於张尧佐本人能否胜任三司使这个职位不开玩笑地说,以三司衙门的內部体制,三司使的位子上就算拴条狗,其实也不影响整个三司衙门的运作一一前三司使叶清臣亲赴河北处理军粮之事,只是他觉得此事紧要,需亲自去处理,並不代表除了他就无人可以代替。

事实上叶清臣这事其实也办砸了,和前大名府留守章得象发生了严重衝突,结果落个二人都被贬官的下场。

次日,赵肠带著吕大防巡视了渭州的几处砖窑。

事实上,早在赵肠返回渭州之前,吕大防就已在高若訥的许可下视察了这几座由张亢命人兴建的砖窑,毕竟他来陕西是要代赵肠主抓筑城之事的,自然要提前检验渭州本地砖窑的成色。

至於检验结果,只能说马马虎虎吧,勉强可以用来筑城,但远不如他技术司改进的造砖工艺,

所幸他与沈早有预料,此行带来了十名供职於技术司的石匠,这十名石匠会带领砖窑內的匠工改进造砖工艺。

隨后,赵肠便又带范纯仁、文同、吕大防等人回到城內,与高若訥討论绘製平玛、贝玛等新城的建城图。

高若訥此番带来陕西的那五十名元隨中,本来就有善於营建者,早在赵肠决定於平玛、贝玛二处修筑城寨时,高若訥就已命其元隨绘製城寨的图纸。

赵肠在此基础上做了一些调整与修改,比如说外城墙的倾斜度,以防衝车、並阑,再比如棱堡设计,儘可能分割攻城的敌军,並令其在攻城时时刻处於三麵包夹的处境。

由於结合了后世的经验,经赵肠调整修改的城寨图並非方方正正的城池,更像是凹多边形,且外墙存有一定倾斜,造型怪异令在场眾人一时难以接受,可经赵肠解释说明,眾人才逐渐看出这种设计的利害之处。

最终,连高若訥这个枢密副使也点头认可了赵肠的修城设计,並非赵肠强迫,而是其確实看出了这种设计的利害之处。

又过一日,即九月初一,张亢、冯文俊、张亢、种诊等,各率本部兵马回到渭州,在见过赵肠后,冯文俊先率本部兵返回镇戎军去了,赵瑜、赵璞则继续领兵暂驻渭州。

在將吕大防引荐给张亢后,修筑平玛、贝玛二城的事,赵肠便丟给了张亢、冯文俊与吕大防等人,甚至於后续石布桐收购陕西的特產再运至汴京这事,他也丟给了高若訥,准备前往西夏境內,

近观西夏与辽国的决战。

次日,即九月初二,赵肠命郭逵、赵瑜各率两千蕃落骑兵为左右翼,命赵璞率一千五百保捷军团、五百清边弩手为前部,种诊所率近两千五百名天武第五军为中军,种諮所领千余杂兵、民夫为后勤营,共计近万人,浩浩荡荡向北前往西夏。

怀德军路与西夏交接处,驻有西夏静塞军司,大抵有两万步骑。

赵肠大军抵进,將这静塞军司嚇地不轻,如临大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