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黄大炮(1/2)

黄宗羲,大文豪黄庭坚后人。刘子敬根据流传到现代的评价,记得他应该是一位倡导民贵君轻,反封建的“思想家”。

不过,现实比简略的歷史记载要有趣得多。黄宗羲此时年轻,一点什么“思想家”风范也没有,实际上更像一位侠客。

他老爹黄尊在天启朝被魏忠贤害死,到崇禎朝平反的时候,刑部会审,这傢伙作为受害者家属作证,居然怀中揣了把铁椎上堂。

当堂刺了仇人许显纯,把另一个仇人崔应元狠狠揍了一顿,拔其须归祭父灵,人称“姚江黄孝子”。

所以这不是坐在书斋里的思想家,有事真敢上,能动手就不吵吵。

跟復社死敌阮大鋮斗爭的时候,他也衝锋在前,所以才被抓进去了。

所以,当刘子敬迎出脂砚斋,心里正在措辞,准备说服黄宗羲,拉他入伙的时候,被黄宗羲给反拉了。

黄宗羲上前,一拳头就砸在刘子敬肩膀上,“行啊,冒老弟,居然敢派人劫天牢了,你这个復社魁首终於悟了是吧?”

“早就该听老哥我的,咱们復社就应该直接掌握武装。我跟你说,那帮子对手就没什么谈的,误国害民的渣渣就该直接灭掉,天下由咱们执掌。”

臥槽,兄弟你比我还激进啊,我还准备搞个统一战线什么的,你这直接主张对政敌肉体消灭。

“一路上听定生兄说,你擬了个復社的新纲领,要平均地权?快给我看看,咱们復社终於要脱胎换骨了么?”

小看古人的思想水平了啊,尤其是黄宗羲这种激进人士,人家可是华夏思想启蒙之父。

读完刘子敬的纲领,黄宗羲拍桌子讚嘆,“跟我完全想到一块去了,你这比我想的还要全面详细。”

“华夏五百年必有圣人出,我看这个圣人就是冒老弟你,行,我跟你干了,保证衝锋在前。”

“老朱家的王爷们占了那么多地,才惹得流民四起,天下大乱,早就该收拾了。这天下啊,以后就该让辟疆老弟你坐。”

“到时候你下命令,我领人去抄这帮子蛀虫的家,还华夏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我都不敢这么想啊,还想著借满清下江南的手砸碎老朱家的土地兼併,然后捡漏给老百姓分地,慢慢来而已。必要的时候,只要驱逐韃虏,反清復明也无不可……

黄宗羲是真的勇。没有刘子敬来,人家自己也破家报国,散尽家財,组织了六百壮士建立“世忠营”抗清,是真敢跟八旗对面拔刀子的。

没干成事那是另一回事,至少他三次被清廷通缉,曾跑到倭国避祸。自己家里,弟弟、小儿子、儿媳、小孙女都因为他激进抗清被捕或者牺牲,绝对是激进行动派的。

激进是激进,黄宗羲没有方以智的个人武力,缺欠是没法子像方以智那样下基层联络江湖人士,所以他和陈贞慧就跟刘子敬一起暂时躲在了脂砚斋。

復社集会还没开始呢,刘子敬已经拉了三个铁桿兄弟。復社四公子包括他自己,有三个愿意背叛自己出身阶层,捨身报国,这已经超出他的预期了。

刘子敬跟黄宗羲、陈贞慧一直攀谈到深夜,进行了充分沟通。

得知了刘子敬掌握的武装力量后,黄宗羲更是兴奋无比,攛掇刘子敬马上率大军推倒南明,均田发动群眾,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倒是陈贞慧因为年纪大,稳重些,认为满清过於强大,目前应该先联合各路势力,先把蛮族打跑再说。

这是满清还没有南下,黄宗羲还没体会到八旗的强悍,才会这么想。

刘子敬知道自己的兵都还没有整合好,黄蜚的水师底子很烂,根本没有啥战斗力。

歷史上,黄蜚几万水师在江南参加抗清陆战,被刘良栋不足五千人打得稀里哗啦,黄蜚自己也壮烈殉国。

现在刘子敬亲自下场参合到抗清斗爭里,只会成为另一股被八旗轻鬆击破的力量而已,屁用不顶。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读好书上 101 看书网,101????????????.??????超靠谱 】

目前自己的部下需要躲在一个蛮族打不到的地方韜光养晦,积蓄实力。部队养成了,才有资格千里挺进,逐鹿中原什么的。

刘子敬拥有“前人”的宝贵斗爭经验,黄宗羲则属於那种启蒙时代的领军人物,大炮筒子,对困难估计不足那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