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工程院(1/2)

宋应星隨意朝刘子敬拱拱手,背著手吩咐了两句,他身后的一个小童飞跑而去。

很快几个三十多岁的壮汉出现,叉手为礼,“尚书大人找我们?”

这几个人一看就是工匠,却不给宋应星的尚书磕头,宋应星也並不在意。

大家在一个研究所里低头不见抬头见,整天行大礼不免太过麻烦,“走,跟我去议一下,想什么办法在枪管里拉出阴阳线。”

刘子敬已经忘记了他是来看蒸汽机的,僵硬地迈步跟了过去,满脑子都乱糟糟的。

要是真的能搞出我知道的那种来復枪,我带个几万人就所向无敌,吊打满清,我还臥个屁底啊,直接平推天下了。

还有,什么广泛的合作战线也可以叫停了。能用最亲信的武装打天下,为啥还要搞一大堆隱患留给后人?

宋应星的书房里除了一大堆书,还有各种奇怪的工具。他无视旁观的刘子敬、李护院和埃文的存在,跟几个有经验的高级工匠一研究就研究了一个时辰。

很快宋应星就用羽毛笔勾出了好几副草图,几个工匠拿著草图就走了,各自负责一种方案。

他们研究的都是这个时代的机械加工。刘子敬学医的,对机加本来就不懂,这个时代的机加术语听得更是像天书,反正看宋应星勾的草图的样子,基本是各种土法工具机和夹具之类的。

他倒是愕然发现,原来羽毛笔这个时代就传入华夏了,估计是传教士们带过来的。

他的毛笔字不错,一直没有留意这种东西。画草图的话,確实硬笔要比毛笔方便多了。

大明一点也不封闭啊,刘子敬感嘆了一番,忽然想起这次来的目的,忽然责备起了李护院。

“仁军,宋尚书要专心搞蒸汽机的,你拿枪管这种事来烦他不大好,你完全可以找你岳父做这件事的。”

李护院嘿嘿傻笑了一声,“谁让宋尚书把我岳父手下的顶尖大匠几乎都给弄过来了啊,再说我看他不务正业的事情已经干了不少了,才过来求他的。”

宋应星咳了一声,“钦差任命老夫的职位可是工部尚书,不是研究所所长,老朽当然要著意整个势力的发展。”

宋应星朝刘子敬一摆手,“辟疆老弟,既然来了,就跟我看看我这段时间搞了什么吧。”

出宋应星小院的后门,是个工坊模样的地方,按现代说法,这叫“蒸汽机研究所附属工厂”。

工厂里面工匠不多,但高手很多,在加工各种奇形怪状的零件,叮叮噹噹干得起劲。

十几个十几岁的白皙少年看上去不是工匠,却也衣短褐,拿著图纸跟在旁边忙活,见宋应星令人过来,纷纷躬身称老师。

“听辟疆老弟你的要求,就知道蒸汽机的研製非短时可以见效,老夫这年纪未必能完成。”

“所以我这一个多月啊,一直在做筹备。这些好苗子是老夫在各个社学、乡学里挑的聪明孩子,有汉人也有李朝的士子。”

“老夫带一带他们,好让老夫走后,蒸汽机的研究后继有人。”

“不过,我因此耽误了他们科考的前程,这事钦差大人你可得负责任。”

这个——这事好办。

宋应星显然跟黄宗羲不是一个性子。人家脾气不急,做事稳妥,有步骤有章法,蒸汽机研究的连续性已经替自己考虑了,相当的靠谱。

刘子敬微微一笑,“他们能被尚书大人看中徵调,那就直接入了官府了,可以马上给贡生待遇,哪里还需要参加科考?”

“至於他们的晋升途径——待我仔细考虑一下,总之不让他们被埋没就是了。”

被徵调的孩子们,最聪明的不过是李朝的秀才,大多数还在社学念书,上乡学的都是少数,这一下子就都成了贡生了,大家一起躬身,“谢天使栽培。”

工坊的另一边,摆著一大堆各种刘子敬没见过的成品,貌似都跟蒸汽机无关。

有的一看就是农具,有的看上去是复杂的机械设备,刘子敬研究了半天,不知道干什么的。

李护院有理了,“少主你看,宋尚书不但改造了济州岛的农具,还造出了纺织丝绸、的机器,什么制陶、印染、造纸、穀物精加工、酿酒,他都让人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