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乱世之下,试问苍天饶过谁?(2/2)

“陛下!臣为守城差事寢食难安,日夜不寧。臣领了差事以来,兢兢业业,诚惶诚恐,不敢有一丝怠慢。臣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说完,李国楨埋头地上,身体颤抖不止。

这表情,这神態……仿佛小媳妇受到天大的委屈一般!

崇禎皱眉,朝直播间发了询问信息。

——@人生一杯茶,这襄城伯李国楨如何?

【人生一杯茶:李国楨,號兆瑞,丰城人。袭襄城伯。短小犀利,有口才,数上书言兵事,又自请於京营外选炼卫所官舍。上甚喜,及商议俸粮,增给不貲,岁费二十余万。又请內库兵仗銃药甚多,而乞上御书额,上为亲书“共武堂”赐之。

贼寇京师,公奉旨守城,百计绸繆。三月十六,公匹马入殿,汗雨沾衣,內侍以非时止之。公曰:此时君臣,多见一刻,亦一刻事。诸臣惶惧问故。曰:守城军皆疲傲不用命,鞭一人起,则一人復臥。奈何!上召入,命內侍俱上城。】……。

【大哥,你这是复製百度!】

【大哥,別霸屏了!】

【大哥,你直接几句话总结就行了!你真的是写手吗?抱歉,我深表怀疑。】……。

字幕全是抗议声音。

【人生一杯茶:好!怎么说呢?……这李国楨奉命守城,一事无成。不过,城破之后,他是第一个哭崇禎棺材的。其他大臣都是绕道而行,哭崇禎棺材的,满朝文武百官四千人,唯独十几人尔。

李自成让他投诚,李国楨提出三个条件,一是“祖宗陵寢不可发掘”,二是“须葬先帝以天子礼”,三是“太子二王不可害,宜待以杞宋之礼”。

最后,他死於刘宗敏拷餉。还有,李国楨死后,刘宗敏不解恨,派部下数百人轮姦了李府女人,这些人又把李国楨夫人赤条条抱於马上,在大街高呼——都来瞧都来看,这就是襄城伯李国楨的夫人!这是《爝火录》记载的。明朝重臣家眷被掠死很多人,但都超不过李国楨夫人之受辱惨烈。

李国楨这人无才,是一个庸才。他人是忠臣,奈何没有本领。崇禎重用他,完全是没有识人之能!】

【艹!刘宗敏这么猛?】

【哈哈!大顺军入城,可不是做慈善的!】

【天街踏尽公卿骨,辕门遍掛权贵头!这是城內情况,而城外,大战之后,千里之地全是白骨啊!】

【乱世之下,试问天道饶过谁?】……。

——明白了!朕饶李国楨一命!

崇禎垂下眼皮来,与微微抬头偷瞄的李国楨眸子对上,李国楨嚇了一跳,头急忙埋在地上。

显然,来的路上,他定然听到了一丝风声。

崇禎凝视脚下之人,缓缓出声,“起身!朕问你,还有多少人听你命令?记著,朕只给你一个机会,说实话!”

李国楨颤巍巍抬起头来,哭丧著脸拱手,

“陛下,臣……臣有二百亲兵和家丁,能指挥京营五千人,有十名余將官听臣號令。”

崇禎微微点头,面色一板,

“李国楨接旨,朕命你京营五千人驻扎东直门,之后带人占领旧太仓,新太仓,海运仓,南新仓,北新仓,大军仓,洛阳仓,禄米仓,西新太仓,太平仓,大兴仓。整顿京仓,听朕號令行事。如有人胆敢违背,请出圣旨,杀无赦。”

李国楨一惊,急忙磕头领命,“诺!臣领旨!”

“去吧!待闯贼败了之后,朕记你大功一件!”崇禎摆手。

“这……!”李国楨迟疑一下,腆著脸央求,“陛下,臣想留在陛下身边办差。”

崇禎黑下脸来,

“大敌当前,朕需要人人尽力,让你去管京仓换东直门,这关係到三军和京城所有人性命,这是天大的差事,你如果办好了,朕重重有赏!快去吧!不要让朕失望!”

“诺!臣领命!”李国楨迟疑一下,恭恭敬敬磕了个头。

崇禎转身走到书案,写了圣旨交给李国楨。

李国楨躬身接过圣旨,小心翼翼的告退去了。

“高伴伴!”崇禎朝门口喊。

高时明急忙入內,“皇爷!有何吩咐?”

崇禎朝高时明吩咐,

“你带人回宫去朕的御书房,把里面的瓷器和书画全都拿过来。对了,朕的被褥等东西也带来。告诉皇后,朕要与闯贼决一死战,这一阵子,就不回宫了。宫內大小事情,皇后一人决之。”

“诺!”

“去吧!”

打发高时明回宫,崇禎目光落在城楼下面大街。

城楼广场,已经有难民队伍过来了。

这些人衣服襤褸,头髮蓬鬆,身上沾满了稻草和黄泥,三三两两的围在一起,身体缩成一团。

崇禎见此,嘆了一口气,如果不是崇禎在京城百姓眼中民心尽失,能够招募良家子兵,崇禎也不会出此下策了。

不过,有弊也有利。

如果这些人经过了战火锤炼,这定然是忠於他崇禎的一支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