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十三弟的疑虑(1/2)
接了旨意的胤礽,像是被架在火堆上,回东宫的一路都浑浑噩噩。
胤祥却与他截然相反,年轻人的热血和责任感被充分调动,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拉著胤礽,当天下午就召集了工部、户部的相关官员以及靳治豫,在东宫偏殿开了第一次治河筹备会。
偏殿內气氛微妙。
工部、户部的老油条们表面上对太子和十三阿哥毕恭毕敬,但眼神交换间满是疑虑和不以为然。
一个是被废边缘、名声狼藉的太子,一个是虽得圣心却年轻气盛的十三阿哥,来主持如此专业的治河要务?
皇上这步棋,著实让人看不懂。
靳治豫倒是务实,摊开了兰阳段的详细河防图,指出了几处最危险的堤段,眉头紧锁:“殿下,十三爷,桃汛最迟不过一月便至,时间紧迫,此时再勘测新址开闢分洪区,恐难来得及,且移民、经费皆是难题.”
官员们纷纷附和,言语间无非是“兹事体大”、“需从长计议”、“祖宗成法不可轻变”之类的套话,潜台词全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胤礽坐在主位,心不在焉地听著,手指无意识地在桌上划拉著。
他根本不想接这烫手山芋,满脑子都在琢磨怎么才能合理地把这事搞砸,既不显得太刻意,又能让康熙彻底对他失望。
“故而,臣等以为,当以加固旧堤,增派人力巡防为第一要务,方为稳妥。”工部侍郎最后总结陈词,得到了大多数人的点头认同。
“稳妥?”一直沉默的胤礽忽然嗤笑一声,声音不大,却让殿內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看向他。
他懒洋洋地抬起眼皮,扫过眾人:“等桃汛一来,洪水可不会跟各位大人讲稳妥,它只会挑最软的地方啃,加固旧堤,若根基已被掏空,加固又有何用?徒耗钱粮而已。”他这话说得毫不客气,带著一种置身事外的嘲讽。
官员们脸色顿时有些难看。胤祥急忙打圆场:“二哥所言也有理,但靳大人和各位大人的顾虑亦是实情。”
胤礽却不接话,反而像是想起了什么,对何柱儿挥挥手:“去,把皇阿玛赏的那个千里眼拿来。”
何柱儿很快取来了那架单筒望远镜。胤礽拿在手里,摆弄了两下,似乎对这新玩具的兴趣远大於治河会议。
在眾人疑惑的目光中,他忽然起身,走到窗边,推开窗户,將望远镜对准了远处。
偏殿地势较高,透过望远镜,竟能模糊看到紫禁城外更远处的景物——鳞次櫛比的屋顶,更远处依稀的土黄色城墙轮廓。
“好东西啊……”胤礽嘖嘖称奇,仿佛完全忘了正在商议的大事。
官员们面面相覷,表情愈发古怪。
太子果然还是那个太子,烂泥扶不上墙。
唯有胤祥,看著胤礽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疑惑。
他觉得二哥不像是单纯在玩,那专注的侧影,似乎別有深意。
胤礽確实別有深意。
他透过望远镜,並非真的在看风景,而是在实践一个想法。
他调整著焦距,努力看向更远方,试图分辨出地形的高低起伏。
虽然清晰度远不如现代望远镜,但这超越时代的工具,已经给了他一个巨大的启示。
他忽然放下望远镜,转身,目光重新落在那张巨大的河防图上。
“靳治豫,。他直接点名,语气不容置疑,“你方才说,时间来不及勘测新址?”
“是,殿下,详细勘测確需时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