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梅花古树下的邂逅(1/2)

无论世俗眼光如何看待王安石,在学法之人眼中,他都是伟大的改革家、先驱者。

哪怕他所变之法存在紕漏,或急躁或失妥当,然而,他勇敢的迈出这一步,这便足够伟大了。

中原王朝不似欧洲小国,谁的改革做的好,便抄谁的。

在北宋,其人文思想、学术、经济、制度,几乎已触摸到那个时代的顶峰。

进行改革几乎是没有参照物的,等同於两眼一抹黑,摸著石头过河,外部又有西夏与北朝虎视眈眈,试错成本极大,失败是在所难免之事。

方仲永正沉浸於“熙寧变法”的惋惜中,一声清寧称讚声却在此刻传入耳膜,並伴著抚掌之声。

“好一句凌寒独自开,放著千年梅树不咏,却咏墙角数枝梅,这位秀才倒是有趣。”

方仲永循声去看,来言者为一妙龄少女,其身材高挑,一袭白色襦裙,盘起的髮髻上繫著流苏,一支梅簪別发而过。

“小娘子谬讚了,小生方仲永,只是觉得墙角的梅更为鲜艷,故而想起故人的诗作並情不自禁吟出了口,若扰了小娘子清净,在此赔个不是。”

大抵是穿越网文看多了的缘故,方仲永说话也古里古气起来。

“哦?”

“小女子姓梅,小名芳燕,能够听得如此清新脱俗的诗作,感激还来不及呢,怎会是打扰呢?”

“你说,这诗作是故人所作,这位故人是谁?此等好诗,为何不曾流传?”

梅芳燕今岁年十四,此番是跟隨著堂兄梅尧臣游歷而来的。

她自幼好文,此等文学盛会她自然是翘首以盼的,若能在雅集上收穫好诗作,那便是极好的。

不想,雅集未开,她便收穫一首五言绝句,甚得她的心意,自然是要寻根问底的。

方仲永却为难了,他总不能將王安石小友未来的诗占为己有吧?

这位小友好心馈赠了一卷好书,自然不能干这种鳩占鹊巢的缺德事。

问题是,当下这首五言绝句《梅》,並不存在啊!

总不能跟眼前这位端庄典雅的小娘子说“此乃王安石之佳作。”

万一这位小娘子死心眼去找王安石核对,王安石一摇头一否认,我不就成了半个说谎者了?

方仲永沉吟片刻,

“这位故人乃一清修道士,隱居深山,不食人间烟火,便是我,亦不知其名也……”

梅芳燕却是將信將疑,她自是不信,能够作出如此佳作者怎会不食人间烟火呢?

忽然,梅芳燕於脑海中捕捉到一个重要信息,方仲永?

“你可是这金溪的神童方仲永?”

方仲永頷首,谦虚应道:“正是小生,神童不过是邻里乡亲抬举,做不得数,更当不得真的。”

梅芳燕小眼咂巴一点,心头腹誹道:“有才而不骄,明明作出一首好诗,却虚怀若谷,虽不知何故要矢口否认,然,谦谦君子之风显露无疑,甚合我心……”

“既然你不愿承认,小女子自不好纠缠。”

方仲永嘴角抽动了一下,不是,小娘子,真不是你想的那样……

“对了,你可知这梅灵寺的来歷?”

梅芳燕眨著丹凤眼,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