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北宋多数值怪(1/2)
二月十八。
金溪的雨是细筛过的,如一缕缕青灰的丝线,散漫在午后时光里。
恰逢沐学一日,吴芮与吴琼、吴生一早便出了家门,登上骡车去往庄上的茶田。
金谿县位於武夷山脉西北余脉与鄱阳湖平原的过渡边缘地带,吴家的茶庄便位於县城外东南的武夷山西北山麓,隔三差五,吴芮总会带著子女去到庄上熟悉茶田事务。
而方仲永则泡在书斋里翻读起一卷唐注版本的《孝经》,他想,若是仁宗来出殿试考题,除去策、论,诗赋,大概率会死磕《孝经》吧!
也不知刘娥崩了没……
“爱亲者,不敢恶於人;敬亲者,不敢慢於人。”
方仲永手中捧著一卷《孝经·天子章》,以吟诵的方式来强化记忆,发散思维的同时,又站在考官的角度去思考这句经典该如何出题才最有价值。
譬如考其出处或墨义填空,这是最低级的出题方式,主打一个死记硬背,这种送分题想必是极少出现在殿试中的。
而更高级的出题方式,则会问经义,並考究这句经典对於社会伦理与朝廷教化的用途与影响,譬如上述那句经典,是以孝道作为“仁爱“起点,並扩展至社会广泛爱眾,奠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共同体伦理,以此来强化国民与人为善的社会责任。
正当方仲永渐入佳境沉浸於知识海洋时,却被冒雨前来的丫鬟给搅扰了。
只见那丫鬟撑著一把油伞站在和合窗外,朝著书斋里头高声呼道:“方小郎,中门外有客寻您,若是不方便见,我这就去將她打发走。”
方仲永轻轻放下手头的书卷,心头有些纳闷,问道:“来者何人?”
“是一对母女来著。”
“油伞借我一用。”
方仲永倏地想起那日从河中救起的女童,想必是其母多方打听得知自己下落后特意来道谢的,是以,他大步出了厢房,一把接过丫鬟手中的油伞便直奔中门而去。
待跨过中门门楣,便见到飞檐下站立著一对母女,只见妇人右手拎著一个精致食盒,见到方仲永后便躬身行了一礼,並將手中的精致食盒推了过去。
“那日我忙於食铺內,一会功夫不见女儿,竟是跑去河岸边玩耍,这才不慎落了水,多亏方神童你捨命相救,一直未有机会答谢,这是一点心意,一盒铺里的糕点,请一定接受。”
“阿英,快给恩人行一个万福。”
只见妇人身侧那未及腰高的女童右腿后撤一小步,双膝微曲间双手交叠於腹部正中央,用天真童稚的声音呼道:“恩人万福。”
方仲永笑得十分灿烂,他摸了摸女童头上那扎成空心的髻环,数一数,小小的脑袋上竟是扎了五个这样的髻环,很是可爱。
“告诉哥哥,你叫什么名儿呀?”
“我叫阿英!”
“阿英真乖。”
方仲永本就怀著无私之心而行的救人善举,饶是如此,在受到感恩与回馈后心情还是显得无比的愉悦,正好印证了那句良言:“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渡人舟楫,身披霞光!”
方仲永轻轻接过食盒,挥手与这对母女道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