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张党太子(1/2)

文华殿上。

张懋修始终保持著谦逊的模样,言语间更是时不时的停顿一二,面露犹豫和思忖。

给人的观感就是,他是在思考著问题,但又觉得自己说的可能不够好,或许会招致笑话。

这就是个极好的年轻官员该有的样子啊!

而张懋修在道明真意之后,便立马话锋一转,愈发谦逊的朝著眾人拱手抱拳,又转身朝著小皇帝躬身作揖。

“臣新晋之员,幸得陛下准允,孟浪之言,必当粗鄙,错漏繁多。”

小皇帝万历却是眉眼含笑。

自己就知道世兄是有眼界和本事的!

这不,又为自己……

不对!

是又为大明找了一条財路!

就是不知道这条財路,又能不能和月港那边开海通商一样,一年就能得到好几十万、上百万两的收益。

於是,万历带著求知的目光,看向了自己的户部尚书。

张学顏心中却是生出浓浓的疑惑。

张懋修不是寻常人,他是当朝首辅的儿子,是今科状元,是入朝为官之后就得了皇帝擢进,侍奉圣驾的红人。

那么。

他方才说的这些事,又是不是和先前一样,也同样是相爷在背后授意?

而这一次。

张学顏默默的將目光投向了张四维。

此时的张四维更是心弦绷紧,双眼目光中透著猜忌和不安,疑惑和诧异,眉头夹紧的注视著张懋修。

在张四维的眼里,此刻的张懋修就如同是置身浓雾之中,又仿佛是披著一层厚厚的纱网,让他看不清,也看不明白。

这是张居正要对自己下手了吗?

张四维的心中生出了一个疑问,並且在不断的扩大加重。

顷刻之间。

张四维已经侧目看了一眼身后的人群。

旋即。

今日同列朝议的太常寺卿温纯,便立马走了出来。

这位才四十出头的太常寺卿,手抱笏板,面色方正,持身稳稳站定。

“皇上,九边之外,草原之上,我大明无利可图!”

温纯一开口,便相当於是直接驳斥了张懋修的话。

草原无利可图。

那么,张懋修所说的在长城沿线关口,如同月港市舶司一样设立机构,通商徵收关税,便是空谈。

张懋修顿时眯起双眼。

眼神却在张四维和温纯两人之间巡视著。

温纯在开口否定了张懋修的建议之后,便继续说道:“长城以北,漠南至漠北,尽为蒙古贼寇盘踞之地,蒙古诸部爭斗无休,相互倾轧成性,一部势大,必当东征西討,劫掠部族人丁、牛羊,以为己用,而毫无耕种、手作之例,更无王化。”

“而若贼部势愈大,则寇必生南侵之心,驱良驹、挽长弓、挥长刀,翻身越岭,叩关抵边,劫掠我朝边民財货,百年恶习成性,根深蒂固,绝难更改。”

“而草原之上,无非牛羊、皮毛、草药之货,我大明富加四海,合两京一十三省之力,何缺此等寻常之物?”

“若以市舶司开海通商而效之,则我不索关外,而关外索我。或虽有一时財帛之利,却助长贼寇做大,一旦严禁不止,贼寇壮大,一合东西蒙古各部,必然再生南下之心,必当再起大战,而我大明又必当再临九边之祸,军餉粮草损耗无数,徒增无劳之功!”

这位太常寺卿,言辞可谓严厉至极,几乎就差將若於草原通商,则大明必当危矣之言说出口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