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投稿(1/2)

八月二十八日,天刚蒙蒙亮,吴安祖就已经收拾妥当。他小心翼翼地將《寻秦记》前十章的手稿用牛皮纸包好,封口处还用毛笔工整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和联繫方式。

这份郑重其事,引得母亲林淑芬都忍不住打趣:“去投稿又不是去提亲,这么正式做什么?”

吴安祖但笑不语。他当然不会告诉母亲,为了今天的“偶遇”,他已经提前好几天做足了功课——接连几个清晨准时出现在《明报》大楼对面的茶餐厅边默默观察。

经过几日的留意,他发现金鏞的作息相当的规律,通常在八点三十到九点之间抵达办公室。

此刻,他站在《明报》大楼光可鑑人的大理石大厅里,心跳得有些快。

八点五十分左右,旋转门转动。金鏞的身影出现,步履沉稳地走向电梯。

吴安祖深吸一口气,看似隨意地从立柱后转出,恰到好处地挡在了金鏞通往电梯的路径上。

“查先生?”他適时露出恰到好处的惊讶与崇敬,“真的是您!我是您的忠实读者,特別喜欢您的《书剑恩仇录》和《射鵰英雄传》,今天特地来投稿,没想到能在这里遇见您……”

查良鏞停下脚步,目光从报纸上抬起,温和地点点头:“早晨好,后生仔。”

吴安祖把握时机,双手奉上稿子,语气诚恳:“查先生,既然有幸遇到您,不知能不能请您亲自看看我的稿子?这是我了很大心血写的小说……”

金鏞的目光在吴安祖精心准备的稿子上停留了一瞬,儒雅的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不悦,但良好的修养让他没有立即拒绝。

他接过稿子,隨手翻了几页,目光在字里行间快速扫过。

“文笔尚可。”金鏞將稿子递给身后的助理,语气平和却带著几分告诫,“后生仔,投稿有正规的流程。我们的编辑都会认真审阅每一份来稿,只要作品优秀,自然会被採纳。”

他顿了顿,看著吴安祖,语重心长地说:“年轻人要脚踏实地,不要把心思都用在投机取巧上,文学这条路,靠的是真才实学,不是这些小聪明。”

吴安祖心中瞭然,自己的算计被看穿了。但他不慌不忙,恭敬地躬身:“多谢查先生指点,我明白了。”

看著少年离去的背影,金鏞微微摇头,转身走进电梯。

回到办公室,金鏞开始处理日常事务。

然而不知为何,方才那少年稿中的几行字却在他脑中挥之不去——“现代人回到战国”?这个构思倒是新颖。

“阿忠,”他按下通话键,“方才那个后生仔的稿子,拿给我看看。”

助理有些惊讶:“查生,您平时不是最不喜欢这种……”

“无妨,拿来吧。”金鏞淡淡道。

当稿子再次送到他桌上时,金鏞郑重地翻开第一页。这一次,他看得仔细了许多:

【项少龙望著铜镜中的自己,一时间竟认不出这个披散长发、面庞粗獷的古人是自己。他抚摸著脸庞上那道新鲜的伤疤,想起昨夜那场生死搏杀。若不是在特种部队练就的身手,恐怕早已命丧黄泉。

“既然回不去了,”他对著镜中的自己喃喃自语,“那就好好在这个时代活下去。”

窗外传来战马的嘶鸣声和士兵的操练声。项少龙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他要用现代人的智慧,闯出一片天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