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沙贝一体(2/2)

他环视眾人:“我陈子壮,受父老乡亲重託,担任沙贝团练总练,这个职位不是为了权势,只为实现『卫乡安民』四个字。庞嘉胤任副总练,主管训练和作战;陈邦彦任总司训官,掌管教化和军心;张家玉掌管谋略,陈子升掌管后勤,陈旭掌管文书!各司其职,令行禁止!沙贝团练,以戚继光將军《纪效新书》为骨架!以卫乡忠烈之魂为精神!同心协力,共抗外敌!”

“同心协力!共抗外敌!”庞嘉胤率先振臂高呼。

“同心协力!共抗外敌!”四百人的吼声匯聚成雷霆,在沙贝上空迴荡。

很快,在陈子壮的亲自安排下,严格的甄別迅速开始。庞嘉胤与陈邦彦坐镇,对新加入的二百四十多人逐一筛选。

“姓名?籍贯?什么时候来沙贝的?以前做过什么?”庞嘉胤发问。

原本沙贝本分的渔民、农户子弟,或是海商护卫中知根知底、作战勇敢的人,被优先补充进战斗队伍。

轮到几个眼神飘忽、看起来油滑或来歷不明的人时,陈邦彦接过话,语气温和地说道:“这位兄弟,看你体格精壮,但对忠义教化似乎了解不够。团练上下一心,意志尤其重要。请先加入『卫乡工程营』,修筑工事、疏浚河道,既能强身健体,也能接受忠义薰陶。等通过考核,再进入战兵队伍。”

不由分说,就把人带走了。营中早就安排了人手“陪同”,一边让他们搬石运土,一边反覆灌输“团结抗贼”、“沙贝一家”的道理,甚至“不经意”地透露一些半真半假的布防信息。

“沙贝团练”的威名和“卫乡忠烈祠”的感召,吸引了不少游学兼避难的读书人。

琼林书院门前,人来人往。

十名年轻士子风尘僕僕地赶来。带头的是本县寒门出身的才子林承曜,他对迎出来的陈邦彦深深行礼:“晚生等人听说陈总练大义,书院在战火中仍不中断教学,更培养忠勇之士!特地前来投效,愿尽微薄之力,共同保卫家乡!”

另外六人是本地寒门,三人是从邻县闻讯赶来的士子,眼中都闪著热切的光。

书院內,陈存中刚脱下沾著河泥的水靠,换上一件青衫,神情激动又有些紧张。他身边是副手陈德才、张鹤伦推荐的队正杨贺,以及两名在战场和识字方面进步迅速的队副徐阿兴和杨禾盛。他们因为战功、管理才能和求知精神,被陈子壮特批招入书院。陈子壮让各位司训把这个消息告诉所有战士,表明他不拘一格、只看才能选拔军官。

新老学员济济一堂,庞嘉胤也应陈子壮要求特招进入书院。

陈子壮站在讲席前,目光扫过下面一张张年轻而坚定的面孔。

“诸位学子!如今时局动盪,琼林书院不只是读书的地方,更是磨礪刀锋的地方。『文武並举,知行合一』是书院的根本。希望你们明白这个志向,磨练这颗心。”

考核分派隨即展开。

最终,林承曜等七人被分到司谋、司书、司务等司。

庞嘉胤、陈存中、陈德才、杨贺、徐阿兴、杨禾盛六人,正式成为武院学员,並在陈子壮安排下,兼任司训的职责,跟隨陈邦彦学习教化、申明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