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蒙学课文编撰(2/2)

林承曜、张家玉、陈邦彦等人点头。

“天地万物运行的道理,草木生长的规律,器物使用的原理,这是开启孩童心智的钥匙,激发他们探索天地兴趣的关键,也不能少!”

文可、林百涛等人点头。

陈子壮双手虚按:“这三样,就像人的血脉、筋骨和精神,本来就是一体的,怎么能割裂?新的蒙学教材,要用华夏文字来写,以我们华夏的伦理道德为灵魂和骨架,融入格物致知的实用学问精华,其中也包括西洋值得借鑑的、能说明道理的『实用』部分。要力求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大概五百字成篇!”

“但是夫子!”林承曜猛地站起来,语气急切,“格物致知当然是古代圣贤的教导,但是用外国人的学问来教我们华夏的小孩,这恐怕会让我们华夏以后难出贤德之人啊!”

“林生!”陈子壮打断他,“尺子可以量布匹长短,秤可以称米粮轻重,这是器物的用处,用得好就是好工具,何必分它是东方工匠做的还是西方人造的?水汽上升变成云,遇到冷空气凝结成雨,金属矿石埋藏在山里,这是天地运行的规律,在全世界都是一样的。选取那些能为我们所用、能说明道理的实际內容,有什么问题呢?难道固步自封,才是我们道统的尊严所在吗?这是挑选其中好的来学习啊!”

这反问非常有力,林承曜张了张嘴,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张家玉、陈邦彦等人陷入思考,文可等人则露出赞同的表情。

“好!”陈子壮趁势拍板,“框架就这么定了,自然之理、日用之道、立身之德,三部分一体,循序渐进。各位,隨我一起,字斟句酌!”

焦点首先集中在“自然之理”这部分。

陈子壮引导道:“天覆盖在上面,地承载在下面,太阳升起月亮恆定,昼夜交替,这是宇宙的基本景象,各位有不同意见吗?”

学生们纷纷摇头:“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当然没意见。”

“水汽上升,匯聚成云,遇到冷空气凝结,降落成为雨。”陈子壮话音刚落,费尔南多显得很兴奋,他得到允许后,拿起讲台上备好的一个茶杯,倒进热水。

很快,杯口上方升腾起肉眼可见的白色水汽。

他用手指引著水汽:“看!水遇到热,变成气,上升。遇到冷,变成水,落下。云和雨就是这个道理!”

“妙啊!”

“原来是这样!”

讲堂里响起一片惊嘆,连林承曜也忍不住多看了几眼那上升的水汽。

“春天种下一粒穀子,进入肥沃的土壤,得到阳光温暖照耀,承受雨露滋润,於是生根发芽,长出穗子结出果实,最终成为粮食,养育百姓。”陈子壮继续说道。

有过参与考察农事经验的李德贤忍不住补充道:“还需要除草捉虫,这也是农事的关键!”

陈子壮讚许地点头:“好,加上『勤快除草,保护禾苗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