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声誉的重要性(1/2)

接著,陈子壮就指明了所谓“根本”,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要在於生產,纺纱织造是琼林的命脉,增加纱锭、扩建秘密工坊的事他已著手筹措,陈德芳也帮了不少忙,南村那边有地方可用,工匠招募也在进行中,他要求陈善长务必留意,確保物料供应畅通无阻。

同时,渠道如同水流,贵在四通八达,无论是官场还是商路,都需广结善缘,这不是为图一时方便,而是谋求长久安稳,不能因有点成绩就骄傲,要以真诚待人,靠信誉立身。

此外,琼林的声誉比千金还重,一丝一缕的布匹都关係到清名,品质和信誉是立身之本,毁掉容易,建立起来难,一刻也不能鬆懈。

信的末尾,字跡略显潦草地补充道:“另外,推广和桑树的事,我有些想法。岭南气候湿热,北方的难以適应,或许可以寻找耐湿热的良种;桑基鱼塘的模式也可以深入研究,这些容我们日后慢慢商议。”

在信的背面,还额外写了三个小策略,標註著“儘管用”。

陈善长放下信纸,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老爷的眼光,果然看得更深、更远。

眼前这降价的风波,不过是小打小闹,皮癣之疾。

真正要紧的,是纱锭產量,是秘密工坊,是渠道关係,是那比千金还宝贵的“琼林”名声,还有未来的桑苗大计。

这是在为將来栽树啊!自己果然还需要多学多练。

第二天一早,琼林商会总会的议事厅里再次坐满了人。

陈善长坐在上首,开门见山,直接把陈子壮信里的要点复述了一遍:“老爷的话,都听明白了吧?降价是下策,他们撑不了多久!我们的根本,在於生產,在於渠道,在於名声!”

理事们纷纷点头,脸色都很郑重。

“光是防守还不够!”陈善长声音沉稳有力,“老爷已经把路指清楚了,我们就得往前冲!今天叫大家来,就是要执行反击的策略,一共三策,同时进行!”

眾人精神一振,全都屏住呼吸,聚精会神地听著。

“第一策,建立分级制度!”陈善长竖起一根手指,“我们立刻著手组建『琼林布业同盟』。只要是愿意遵守我们会章,老老实实售卖素雪布,不参与那种恶性降价的商家、货郎,都可以申请加入。加入之后,我们会根据他们过去的销量和今后承诺的销量,评定出『甲』、『乙』、『丙』三个等级。等级越高,以后从我们这里拿货的折扣就越大,遇到货源紧张的时候,也优先供应。我们要把那些愿意跟著琼林走的人,牢牢绑在我们的船上,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