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认苏氏不认周氏?(2/2)
而且一共能够控制到的,估计也没有个十天八天的。
这怎么到了苏景明手中,一口气翻了三倍?
这其中,能没有猫腻?
只不过,这位赵无痕丞相刚刚说完。
其身后就有一名大臣站出来,出言道。
“稟告皇上,在这一点上,臣也有本启奏。”
“讲。”
“这千里长棚,是一件值得称颂之事,可是,这是谁的事?”
“这是朝廷派遣这位苏將军的行事。”
“皇上有所不知,这苏將军居然打著自己的旗號去做这种事情,其心昭然若揭。”
“对,而且最重要的是,苏將军居然不曾將皇上的旨意放在第一位,此等举动,实乃不合规矩啊。”
“请皇上明鑑。”
“请皇上明鑑。”
这事儿闹得。
这苏將军啊,就没有安生之时。
周惊蛰派其行解兵权之事。
做成了不说,但是玄甲军却並没有收回。
以至於周惊蛰虽然派遣亲信收半数兵权,可依旧不好开展工作。
反观賑灾之事。
賑灾成了不说,但行的是朝廷之事,打的是他个人旗號。
这么下去。
幽州以及其他三位诸侯之地的百姓。
岂不是只认苏氏不认周氏了?
而下方这些百官的意思,周惊蛰也听明白了。
劝返周惊蛰换一人行此賑灾之事,此局可解?
这不就等於是,让这些灾民吃饱饭,此事就平了?
真是太有逻辑了…
有逻辑到听了跟没听一样…
即使这样,周惊蛰依旧故作镇定地说道。
“丞相,朕想听听你的意见。”
“回皇上,臣以为苏將军是忠臣之士。”
“看事情理应抓大放小。”
“哦?如何抓大放小?”
周惊蛰饶有兴趣地看著这位丞相。
这位乃是一般不启奏,一旦启奏则一定有事。
“幽州之地流民已成最大的国事之一,而这位堂堂镇国大將军,能够放下身段去为这些灾民做事,足以说明其忠。”
“我们不能以其得小利而重罚,那样会伤了玄甲军將士们的心,后果將不堪设想。”
“言之有理。”
周惊蛰满意地点点头。
这些臣子之中还是有明事理之人。
说出了周惊蛰想说的话。
要知道。
周惊蛰作为皇上,一向以洞察人心为擅。
平常不能发表意见,不然朝廷之中的很多墙头草將会顺势倒下。
倒下不要紧,要紧的是,掩盖了真正的忠言,那么周惊蛰就不好再用人了。
“继续讲,赵爱卿。”
“臣遵命。”
“此时此刻,时机已然成熟,就算换了其他人来,其消耗的人力物力財力也会是事倍功半的效果。”
“故,此事应认其大利而避其隱患,点明不点破。”
不错,不错。
周惊蛰很满意赵无痕此等言论。
毕竟。
朝政之事从来都不是你死我活的事情。
而是相互制约的妥协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