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获奖!Man!(1/2)
整个电影节虽然设有多个竞赛单元,但颁奖典礼只有一个,並且仅在电影节的最后一天举行。
换句话说,今晚將颁发所有竞赛单元的各项奖项。
郑继荣没心思听主持人繁琐冗长的开场白,眼神四处游移,打量著现场的来宾。
这一届电影节,政治色彩极其浓厚。
光看入围主竞赛单元的那些电影就可见一斑:《风吹稻浪》、《光荣岁月》、《红色之路》……
这些片名恐怕让任何普通影迷来看,都会一问三不知,摸不著头脑。
因为它们都是具有政治倾向的作者电影,讲述的都是各国的歷史衝突和社会现实。
郑继荣一直不太爱看这种题材,更別提还是其他国家的政治敘事了。
但没辙,电影节就偏爱这种严肃风格的艺术表达。
此刻这些导演们或凝神、或低语,都显得专注而投入。
值得一提的是,他还见到了刚上任不久的法国总理多米尼克。
没过多久,漫长的开场环节终於结束,各类单元赛的小奖项开始逐一颁发。
郑继荣稍稍认真了一些,侧耳倾听。
“短片特別奖…”“金马车奖…”“最佳纪录片金眼睛奖…”
一个个他以往闻所未闻的奖项依次揭晓。
身旁的张梦十分的紧张,死死抓住了他的手。
郑继荣见状笑道:“放轻鬆,这些奖项跟我们没有任何关係。”
“我知道,可我就是控制不住嘛,”张梦声音微微发颤。
今晚的这个场合,比当初参加环球小姐华国决赛带给她的压力还要大上无数倍。
郑继荣则是气定神閒地翘著腿,倚在座席后背。
终於一个颇具分量的奖项开始了揭晓流程。
“接下来要颁布的是金摄像机奖的获得主,让我们看看有哪些新人导演脱颖而出,获得评审青睞。”
颁奖人缓缓拆开信封。
郑继荣双眼微眯,静静注视著台上。
紧张?
那倒也没有,毕竟说白了只是一个针对新人导演的小奖而已。
但据他观察判断,今天坎城所有新人导演的片子,没有一部能比得上《惊魂记》带来的话题性和热度。
这个奖十有八九是落入他手中了。
果不其然,在短暂的悬念营造后,颁奖人喊出了他的名字:“郑!《惊魂记》!”
“耶斯!”
“啊哈,我踏马就知道!”
“荣哥!咱们拿奖了!”
他还没有做出反应,身旁的张梦和彪子几人已经激动地跳了起来。
此时镜头也迅速推近,正在国內观看直播的观眾虽然不多,但个个都瞪大了双眼。
在他们的目光中,屏幕上的郑继荣只是微微扬唇一笑,朝著两旁的朋友们拥抱了一下后,便稳步上台。
步伐从容,不见丝毫慌乱。
“感谢评委会对我的认可。对我这样一个新人导演来说,除了影迷手中的电影票,没有什么比业內权威的肯定更令人鼓舞。谢谢大家。”
郑继荣只是简短地致谢后,便持奖下台。
很多观看到这一幕的观眾都不禁猜测,他是不是不爱出风头,或者情绪克制。
但只有现场熟悉他的人知道——
这傢伙的从容,正在为后面的大奖蓄力。
一个个奖项开始逐一揭晓,但接连几个名字念过,都没有《惊魂记》的份。
当颁到“一种关注大奖”时,郑继荣还稍稍坐直了些,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但可惜的是,这个奖通常只会颁发给具有创新精神的先锋性影片。
《惊魂记》虽然在心理惊悚和极致特写方面表现突出,故事结构也设计得相当巧妙,但拍摄手法並不算多么突破传统。
因此,它最终输给了一部叫做《江城夏日》的影片。
这是一部国內电影人的作品。
郑继荣看著对方在舞台上激动哽咽的样子,同样为之高兴,诚恳地用力鼓掌。
但很快,他的表情开始有些紧张了起来。
因为终於到了今晚最重磅的“主竞赛单元”的颁奖环节。
首先颁布的是最佳编剧奖,获奖者是一名西班牙导演。
不过看对方上台领奖时的表情来看,这位导演似乎並不怎么兴奋。
这两年坎城“分蛋糕”的现象也越来越明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