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731(1/2)

庆功的酒气还没在电讯科完全散尽,陈默却感觉后颈的寒毛一根根竖了起来。

“壁虎断尾”……那0.5秒的定向信號像一根冰锥,刺破了他刚刚因“立功”而泛起的些许虚火。真正的猎手还在暗处,冷静地评估著他这只意外蹦躂得有点显眼的“螻蚁”。

李科长脸上的兴奋还未褪去,拍著他肩膀的力道透著嘉许,但眼神深处那丝官僚特有的审视和算计又回来了。76號从不养閒人,更不养不可控的人。

“小沈啊,这次干得漂亮!主任很高兴!以后科里的技术难题,你要多挑担子!”李科长递过来一支“老刀”牌香菸,语气热络,却绝口不提具体的奖赏和新的权限。

“都是科长领导有方,我就是运气好。”陈默谦卑地接过烟,並不点燃,只是捏在手里,脸上掛著恰到好处的、带著点受宠若惊的憨笑,“其实这次能锁定,也是对方设备突然出了点问题,信號稳定了几秒,不然根本抓不住。”

他轻描淡写地將功劳归结於“运气”和“对方失误”,主动降低自己的威胁性。

“哦?设备问题?”李科长果然被吸引了注意。

“嗯,像是电源或者天线接触不良,產生了很特殊的谐波杂讯,反而暴露了大概方向。”陈默顺势说道,並报出了一段极其拗口、半真半假的专业技术术语,听起来像是那么回事,但又无法立刻验证。

李科长听得云里雾里,嗯啊了几句,便不再深究,但眼神明显缓和了不少。运气好的技术人员,比一个深藏不露的天才更容易掌控。

应付完李科长,陈默回到座位,表面的平静下,大脑在疯狂运转。

必须立刻调整策略!那个暗处的对手技术水平极高,且心狠手辣。自己已经引起了对方的注意,再像之前那样主动出击,无异於自杀。

眼下最重要的是:自保,隱藏,然后等待时机。

如何自保?他需要巩固自己在76號內部的“价值”,但又不能是那种令人忌惮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他需要一个护身符,一个能让李士群觉得“有用但可控”的定位。

他的目光扫过科室里那些堆积如山的监听记录和破译不了的密电。

有了。

他再次主动找到李科长,不过这次的態度更加“务实”和“苦恼”。

“科长,这次虽然侥倖抓到了人,但也暴露出咱们现在监听和破译的一些短板。对方的设备越来越先进,加密手段也越来越复杂,光靠人工监听和碰运气,太被动了。”

李科长深有同感:“是啊!妈的,军统那帮孙子,越来越滑头!你有什么想法?”

陈默露出思索的表情:“我在想,能不能试著搞一套更系统的……『特徵库』?就是把各种已知的敌方电台信號特徵,比如频率偏移规律、发射功率特徵、甚至是按键手法形成的微小波形差异,都记录下来,分类归档。以后再遇到可疑信號,可以先和特徵库里的数据做比对,就算不能立刻破译,也能大概判断出是哪个系统的、甚至可能是哪个人发的,缩小排查范围。”

他提出的这个“特徵库”概念,听起来很有建设性,但又是一个极其繁琐、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投入、且短期內很难看到成效的“基础性工作”。这正符合他此刻想要塑造的——一个有点想法、埋头苦干、但缺乏锋芒的技术员形象。

李科长果然眼睛一亮!这是个好主意啊!而且听起来就是那种能写进工作报告、显得自己很有远见和管理水平的“政绩工程”!

“好!这个想法很好!”李科长一拍大腿,“这件事就交给你牵头!需要什么资源,打报告!人手不够,我从其他组给你调!一定要把这个……这个『特徵库』给我儘快建起来!”

“谢谢科长信任!我一定尽力!”陈默脸上露出“士为知己者死”的激动表情。

於是,接下来的日子,陈默“如愿以偿”地投入到了浩如烟海的“特徵库”建设工作中。他每天带著几个被指派过来的、怨声载道的小特务,埋头整理堆积如山的旧录音带和电文纸,逐个信號进行分析、分类、记录。

工作枯燥至极,进展缓慢,看上去毫无“技术含量”。

科室里的人渐渐对他失去了兴趣,觉得他不过是走了狗屎运,然后就被发配去干这种吃力不討好的苦差事。连李科长过来巡视了几次,看到那缓慢的进度,也失去了最初的热情,只是敷衍地鼓励几句。

陈默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成功地把自己隱藏在了这项庞大而低调的工作背后。

然而,在这看似枯燥的劳动中,他却利用系统的强大能力,悄无声息地做著真正有价值的事情。

【系统,以建立『特徵库』为掩护,全面扫描归档所有歷史及实时信號数据。重点標註以下类型:】

【1.所有与『城西』信號存在哪怕极其微弱相似特徵的异常信號。】

【2.所有使用非主流加密模式、特別是带有德制或日制高级设备特徵的信號。】

【3.所有信號源突然消失或出现的区域,绘製『信號黑洞』与『信號活跃』地图。】

【4.所有提及『仓库』、『药品』、『金属』、『试验』、『运输』等关键词的通讯(无论加密与否),建立交叉索引。】

【指令收到。全局扫描启动……数据归类中……交叉索引建立中……『信號地图』生成中……】

海量的数据涌入,又被系统无声地整理、分析、关联。一幅隱藏在无数杂乱电波下的、更加隱秘的图景,开始慢慢浮现出来。

陈默发现,“城西”那个神秘信號,並非孤例。在过去几个月里,上海周边至少出现了七八个有著类似高级特徵、但加密方式各异的信號源,它们出现的时间很短,活动范围分散,但似乎都在进行著某种测试或短指令传递。

他还发现,几个原本信號密集的区域(比如某些日本军营、研究所外围),在某些特定时间段会出现奇怪的“信號静默”,仿佛被什么东西屏蔽或干扰了。而这些“信號黑洞”出现的前后,往往会有那种高级信號一闪而过。

更让他心惊的是,通过关键词抓取和交叉比对,他发现有多起看似不相关的走私案、物资调运案、甚至人口失踪案,在通讯记录上存在著微妙的时间关联和地域重叠。

仿佛有一张无形的网,正在以上海为中心,悄然铺设开来。进行著某种远超普通间谍战的、庞大而危险的行动。

对手所图甚大!

这天,他在整理一份三个月前的监听记录时,系统突然標记出了一段极其异常的音频片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