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示警(1/2)

南造课长的深度背景覆核如同一次精密的地毯式轰炸,虽未直接命中陈默的核心偽装,但扬起的尘土和衝击波依旧让76號內部人人自危。赵海的消失像一盆冰水,浇醒了还存有侥倖心理的人。电讯科的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每个人都竭力將自己缩进名为“正常”的壳里。

陈默完美地扮演著劫后余生、更加谨小慎微的技术员形象,每日埋首於信號分析,与“行为画像”软体生成的数据曲线高度吻合,稳定得如同机器。南造课长审视的目光依旧不时掠过,但其中的锐利似乎被一层复杂的评估所取代——那是对一件工具经过严格测试后,暂时確认其“可用”的审视。

【每日情报系统】的冷光,如期刺破这压抑的平静:

【每日情报更新(194x年x月x日)】

1.【策略评估】南造课长对“深海”计划初步结果表示“谨慎满意”,认为內部清洗已见成效,下一步將结合外部情报,重点监控可能存在的、更高层次的潜伏威胁。(可信度:92%)

2.【外部动向】军统上海站因税务局爆炸案成功转移压力,士气有所恢復,正计划利用日军兵力被牵制之机,启动一项针对沪西军用物资转运站的侦察行动。(可信度:86%)

3.【关键预警】“夜梟”小组因长期静默,將於48小时后启用一条备用的、加密方式更复杂的一次性联络频道,与上级恢復联繫,窗口期极短。(可信度:95%)

4.【內部鬆懈】因近期內部高压及外部事件干扰,76號夜间值班人员的警惕性普遍下降,尤其是凌晨3点到5点时段。(可信度:88%)

四条情报,预示著新的动態和机遇。

第一条,南造將目光投向“更高层次的潜伏威胁”,意味著他的怀疑並未完全消除,只是目標层级提升了,这对陈默而言暂时是好事。第二条,军统的侦察行动,可能带来新的变数。第三条,“夜梟”小组恢復联繫!这是重大风险,也是重大机遇!第四条,夜间值守鬆懈,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操作窗口。

陈默瞬间抓住核心:“夜梟”小组的联络必须被组织知晓,但绝不能由76號拦截或破译!他需要设法让这条情报既送出去,又能確保自身安全,甚至可能的话,再给南造製造一点“合理”的挫折。

他不能直接发送关於“夜梟”的具体情报,那太危险。但他可以引导,可以製造“偶然”。

他首先注意到军统的侦察行动和“夜梟”联络在时间上有微弱的重叠。这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关联点。他通过那个已使用过数次、相对安全的匿名渠道,向黑市包打听释放了一条极其模糊的信息:“风声紧,鸟欲归巢,巢畔或有野狐窥伺。”“鸟”暗指“夜梟”,“归巢”即恢復联繫,“野狐”则可被理解为军统或其他势力。这条信息含义模糊,即使被南造截获,也难解其意,但组织的情报人员有很大概率能解读出警告意味。

接下来,他需要在76號內部,为“可能存在的信號异常”铺垫一个合理的发现过程。他利用凌晨值班鬆懈的时段,悄悄调整了自己负责监控的某个次要频段的灵敏度閾值,使其能捕捉到更微弱的信號波动,並將此调整记录为“例行设备校准”。

第二天白天,他“如常”工作,但在处理数据时,格外“专注”於那个被调整过的频段。在“夜梟”预定联络时间前两小时,他“偶然”捕捉到一段极其短暂、信號微弱、加密特徵无法立即识別的异常波动!

他立刻“警觉”起来,记录下信號特徵和时间,並向野村少尉匯报:“少尉,发现一段未知微弱信號,特徵陌生,出现时间极短,疑似某种设备测试或偶然干扰,但加密方式似乎……不寻常。”

他的匯报措辞谨慎,既指出了异常,又未过度渲染,完全符合一个严谨分析师的人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