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刀锋(1/2)

“渔火”渠道的確认,如同在沈默紧绷的心弦上又增加了一根,虽细若游丝,却承载著千钧之重。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谨慎,將这条来之不易的通道深埋心底,外表依旧是那个沉浸於技术世界、对周遭人事反应略显迟钝的“沈专员”。与美军顾问团的设备测试项目进展顺利,他提交的技术评估报告数据翔实、结论客观,贏得了美方尊重,也让魏大明在戴笠面前颇有面子。一切都沿著“安全”与“价值”的轨道平稳运行。

【每日情报系统】的冷光,持续扫描著这片看似稳固,实则暗礁潜伏的水域:

【每日情报更新(194x年x月x日)】

1.【內部暗礁】毛万里並未放弃,其手下发现沈默近期两次前往“顺昌”零件行,虽皆有合理由头且同行,但仍將此作为“异常行为”记录在案,並开始秘密调查胡老板背景。(可信度:95%)

2.【技术日常】美军测试项目进入尾声,需撰写最终匯总报告及后续合作建议,此报告將直接呈送戴笠及美军高层,措辞需极其谨慎。(可信度:92%)

3.【红方需求】“渔火”渠道接收到第一条实质性信息:请求核实军统內部一份关於“对陕北某区域实施特种渗透”计划的真偽及大致规模,该计划代號“断刃”。(可信度:94%)

4.【渠道风险】“顺昌”零件行胡老板因与多个情报系统有牵连,其经营活动已引起警察局特务大队的注意,存在被突击检查的风险。(可信度:88%)

四条情报,瞬间將潜在的危机具象化!

毛万里的执著如同附骨之疽。“断刃”计划直接涉及军事行动,核实其真偽风险极高。而“渔火”渠道本身,也因胡老板的复杂背景而变得岌岌可危。

沈默感到一股寒意从脊椎升起。他意识到,自己正站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回应“渔火”的请求,意味著將直接对抗军统的核心行动,一旦暴露,绝无生理。不回应,则可能坐视红方遭受损失,也违背了他建立这条通道的初衷。

他必须找到一个两全之策,既能提供预警,又能完美隱藏自己,甚至……可以藉此机会,反將毛万里一军。

他首先需要核实“断刃”计划。这份计划显然属於高度机密,以他目前的权限,无法直接调阅。但他有他的办法。他利用撰写美军项目最终报告的机会,以“评估美军设备在复杂地形及对抗环境下之效能,需参考近期类似行动案例数据支撑”为由,向魏大明申请“有限度”地查阅部分非核心的、已归档的类似行动纪要作为参考背景。

这个理由冠冕堂皇,魏大明不疑有他,批准了他调阅部分过期行动档案的权限。在这些浩如烟海的旧档案中,沈默凭藉系统的辅助和过人的记忆力,很快捕捉到了一些与“断刃”计划相关的蛛丝马跡——几份关於人员选拔標准、特种装备配发清单的往来公文,虽然未提及具体计划名称和目標,但其时间节点、装备要求与“断刃”高度吻合。

足够了。他不需要知道详细方案,只需要確认其存在及大致方向。

接下来是如何传递信息。直接通过“渔火”渠道风险太大,胡老板已被盯上。他需要一种更间接、更安全的方式。

他想到了毛万里。毛万里不是一直在找他的把柄吗?那就送一个“把柄”给他,一个看似致命、实则虚晃一枪的“把柄”。

沈默开始精心炮製一份“私密”的工作笔记。笔记用只有他自己能完全看懂的简码和符號写成,混杂在大量的技术草图和数据中间。在其中一页,他“不经意”地留下了关於“顺昌”零件行、胡老板、以及一些模糊的、关於“零件非標参数可能用於特殊用途”的技术猜测,笔记的日期巧妙地安排在第一次去“顺昌”之前。他將这份笔记“隨意”地夹在一堆待销毁的草稿纸里,放在办公桌一个不上锁的抽屉底层。

他知道,以毛万里的行事风格,绝不会放过任何可能搜查他办公室的机会。

果然,几天后,当沈默藉口去机房核查数据离开办公室片刻,再返回时,他敏锐地察觉到抽屉里纸张的顺序有了细微的变动。鱼儿上鉤了。

他不动声色,继续日常工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