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反其道而行之(1/2)

京城电子管厂,主行政大楼。

这是一栋苏式建筑风格的楼房。

一楼办公室內,田康敏找到了史国衡。

后者是清华大学无线电工程系副教授。

也是田康敏的朋友。

他是电子管厂的技术指导老师之一。

“国衡兄,你忙不忙?不忙的话,帮我看看这篇数学论文,可以不?”

进门之后,田康敏便开门见山地说道。

史国衡闻言一愣:

“田兄你刚才说什么?数学论文?”

“对啊,就是数学论文。”

“奇了怪了,田兄你从哪里弄来的数学论文?”

一边絮叨著,史国衡已经接过了文稿。

看清楚上面的文字之后,他顿时惊呆了。

这篇论文介绍了一种全新数学思维方式的理论:数论和谐波分析之间的深层联繫。

在现如今五十年代的数学界,主流观点认为:数论、谐波分析两个领域之间是毫无关係的。

数论不用多说,很多人都知道,就是研究整数的性质。

谐波分析则是电力系统中的一种分析方法。

在数学当中,任何关於时间的周期函数都能展开成傅立叶级数。

即无限多个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和表示,这种分析方法就是谐波分析。

所以从两者的定义来看,它们根本没有任何关係。

换言之,这篇文章如果被数学家们看到之后,绝对会被『认真』对待,因为这跟主流观点相悖。

史国衡並不是一个搞数学研究的教授。

他只是看得懂一部分,仅此而已。

“田兄,你可能要等一等,我看不懂这篇论文。”

田康敏闻言,顿时惊讶不已:

“国衡兄,居然还有你看不懂的论文?”

“这没有什么好稀奇的。”史国衡並不以为然,接著好奇道:

“论文是谁写的?我知道你不会写论文,但....”

“暂时不能说。”

此时的田康敏,还在保守秘密。

史国衡也不恼,表示他可以帮忙把论文带回北京大学,请数学系的教授们看一看。

“为什么不是清华大学?”

“田兄你有所不知,清华大学数学系在前几年已经併入北大....”

可以说现在的清华数学系,人才凋零。

清华数学系现在就只剩下赵访熊一位教授。

反倒是北大数学系,人才济济。

因为北大数学系在五二年之后,新增了清华大学数学系和燕京大学数学系这两大院系。

这也是为什么52-53年全国院系大调整之后。

北大的教授是全国所有大学当中最多的一所院校的原因。

田康敏不是混大学的,当然不关注这方面的情况。

见状,他点头同意了下来。

隨后又將另外两篇论文交给了史国衡。

后者更加惊讶和好奇。

不过这三篇论文到底怎样,史国衡也不好判断。

等出了结果再说。

转过天,凌晨时间,周志民再次出发去搞点粮食回来。

他现在的目標比较明確。

那就是儘可能在九月之前,把房子確定下来。

现在住的白米仓胡同,那是单位分的房子。

周围都是邻居,很不方便。

家里有鸡蛋最好是水煮,要不然煎蛋的话邻居能闻到。

反正邻居的鼻子就跟相控阵雷达一样。

另外,白米仓胡同距离七七四厂也很远。

所以周志民想要钱买一套一进小院。

自己独门独户,五兄妹想吃吃啥。

並且要藏粮食什么的,也变得简单很多。

哪像现在,他都不敢从黑市多带点粮食回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