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完美的执行者(1/2)
“元帅!”
看到最高指挥官出现在刚完成维修的帝国歼星舰气闸门口,莫戈特·阿斯托里亚斯舰长的眼睛瞬间瞪圆。
对帝国舰队而言,这场景实在太过罕见。
他连忙上前,语气恭敬:“欢迎您登上『突击之鹰號』,长官!”
“稍息,舰长。”索龙的声音平静无波,迈步走进舰內。
阿斯托里亚斯舰长从不是胆小之辈。
虽说帝国军队里流传著“衝锋队招强壮但愚笨的,舰队招瘦弱但勇敢的”,但这位“帝国i级”歼星舰的指挥官,身体素质並不差。
他年近中年,中等身高与体型,肌肉线条匀称,行事积极主动,是一个“完美的执行者”。
况且,能登上歼星舰舰桥指挥的,向来没有傻瓜。
而阿斯托里亚斯更是异常聪明。
他手下的船员是帝国舰队中能力最强、最团结的队伍之一。
“突击之鹰號”的指挥官既不骄傲,也不空谈。
“我接到报告,你的船员求战心切,舰长?”索龙沿著走廊缓步前行,鲁克习惯性地跟在身后,始终保持著隨时可以出手的距离。
“是的,长官。”歼星舰指挥官轻声却清晰,他快步跟上索龙的步伐,“我们的舰船损伤轻微,航空联队的损失已经补充完毕,目前正在培训填补中队空缺的新飞行员。”
帝国舰队本就有船员演习与训练的传统,但恩多战役后,这项传统不知为何被渐渐忽视。
当然,那段时间发生的事太多……內斗、叛乱、新共和国的追击,桩桩件件都迫在眉睫。
可阿斯托里亚斯始终坚持“老派”的人员培训方法,將自己从低级军官到歼星舰指挥官的成长经验,全盘灌输给下属。
在他看来,既然这些方法能让自己走到今天,对下属自然也同样有效。
索龙问道,“培训计划什么时候完成?”
“到明天结束时,我们就能確定哪些新兵適合在『突击之鹰號』服役。”舰长简洁地回答,没有多余的废话。
索龙在坦格林建立基地、將前情报部星球变为大本营的消息,正在帝国疆域內缓慢却坚定地传播。
这並非全是坏事。
在帝国的核心圈子里,索龙的存在本就没有刻意隱瞒,需要知道的人早已经知晓。
而如今的帝国残部中,想背叛或贩卖情报的人早已投靠新共和国,或是躲进深核投靠军阀,剩下的人不会把消息泄露出去,至少不会这么快。
不过,保密工作並非毫无漏洞,索龙此前在米尔思出现时,塔隆·卡德就已经知道帝国还有一位元帅,甚至清楚他的名字。
这说明塔隆在帝国残部的层级中,有地位极高的联繫人。
毕竟“指挥官是谁、基地在哪里”这类信息,绝不会传达给普通军人。
更重要的是,那些曾与索龙並肩作战的人,要么已战死,要么在“帝国之手”麾下,新共和国从他们那里得不到任何信息。
当然,还有玛拉·杰德。
明天在潘托洛明的行动,就可以知道她是真的投靠新共和国,还是在偽装。
另一方面,“索龙有基地”的传言,在帝国人员中也引发了积极反响。
这让索龙手下多了不少“志愿人员”。
只要能按规定格式撰写申请,帝国军人基本都能请求从“驻防部队”调到“作战部队”。
幸运的是,帝国武装部队不招文盲,即便有,也熬不到毕业。
如今,前往坦格林的志愿人员正匯成一股细流,一个、两个,甚至成组的人陆续抵达,都希望能在索龙麾下服役。
当然,这些人大多是普通士兵、飞行员、技术员,而非指挥层。
衝锋队员甚至连主动申请的权利都没有,在帝国眼中,这些穿白色盔甲的战士本就不该有自己的声音与意见,这种观念在卡里达等帝国学院早已根深蒂固。
即便如此,有志愿人员加入,也比没人来强。
为了补充战力,索龙甚至忍痛从克伦內尔亲王上將那里採购了小型飞行器。
两个完整的航空联队,共十二个中队。
其中一半是tie战斗机,四个中队是tie拦截机,最后两个中队是tie轰炸机。
目前,这些飞行器大多停在坦格林地表,只有一部分分配到歼星舰。
不是不想多配,而是既没能力为所有飞行器配备人员,也没精力处理繁杂的文件手续。
因此,受损舰船的替换机型暂时都放在行星表面,一旦有新的“空閒”飞行员抵达,经模擬器检测技能合格后,就会被分配到歼星舰服役。
除了招募志愿人员,索龙还有斯帕蒂克隆缸这张牌。
第一批复製人已经“准备就绪”,且通过实践发现,用这种技术製造复製人,根本不需要一年。
只要在克隆设施附近放置伊萨拉米蜥,切断克隆体与原力的联繫,复製人就会以“令人头晕目眩,甚至毛骨悚然”的速度成熟。
从將基因材料放入培育器,到复製人完全具备生命力,再到灌输基因供体的所有知识,全程只需十四天,既方便又高效。
但索龙始终担心帕尔帕廷记录中提到的副作用。
“克隆疯狂”。
这是快速培育复製人的通病。
乔鲁乌斯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製造的黑暗绝地。
索龙能確定,乔鲁乌斯的身体是基因供体的精確复製品,但乔鲁乌斯的思想与记忆,却让索龙疑惑。
他怀疑,乔鲁乌斯的所有技能,都是帕尔帕廷植入克隆体思维的程序,就像帝国用於“速成复製人”的训练程序。
如果是这样,乔鲁乌斯几乎不可能完整地教导追隨者任何绝地知识。
索龙知道“伟大源於渺小”,植入绝地克隆体的只有知识,没有生活经验、个人意志、独立思想与真实感受。
这就像给一个孩子一把枪,用不了多久,孩子就可能盯著枪管扣动扳机。
將这种后果推演到银河系的现实中,由复製人训练出的原力敏感者,必將成为巨大的隱患。
正因如此,儘管第一批复製人已经就绪,但必须在坦蒂斯山完成医疗检查后,才会被分配到索龙麾下。
“克隆疯狂”会在大脑突触连接中留下特有变化,用最简单的医疗设备就能检测出来,就像看一份糟糕的文本副本。
有的地方字跡模糊,有的地方满是墨粉污点。
所以,即便第一批复製人已准备好,第二批也在培育中,为期一周的医疗检查仍未结束。
第一批克隆技术员,还要几天后才会乘坐“星际加利恩”运输舰抵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