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妈妈(1/2)

第一次谈判, 无意外的以失败告终了。

赵凌成拒绝听前妻的狡辩,甩存折在桌上,怒气冲冲,甩门离开。

败坏他的名声, 陈棉棉也万分抱歉, 但她并不气馁。

毕竟在她的职业生涯中, 还没有过开庭一次就能结案的官司。

矛盾可以调和, 合约可以商议,慢慢谈呗,她对前夫哥还是很有信心的。

赚钱方面, 她暂时也还不需要开辟新业务, 那不,一早起来,她才把昨晚剩的荞面煎饼切了, 并用腌缸肉的油炒了, 做了一碗炒煎饼, 就有新客上门来了。

薛芳一早就在敲窗户:“小陈, 有生意。”

来的是她朋友, 百货商店的售货员小贾, 来买皮子的。

小贾鼻子四处嗅嗅,却说:“真奇怪, 我闻到一股说不出来的香味,好香啊。”

薛芳也说:“我闻着有花椒, 应该还有胡麻, 肉味儿。”

小展展突然从窗户里探头:“我们在做……”

孙冰玉正在蒸瞎瞎,不想引起大家的围观议论,一把捂上了儿子的嘴巴。

……

陈棉棉见薛芳脚边有个女孩, 笑问:“苗苗,要不要尝一口姨姨做的饭呀?”

小展展悄悄从自家探头,说:“瞎瞎阿姨,苗苗她是个野孩子。 ”

孙冰玉又把儿子扯了回去:“坏蛋,不许欺负妹妹。”

薛芳不孕不育,这个叫苗苗的女孩是她从泉城乡下买来的,是她养女。

女孩舔唇,乖巧摇头:“谢谢姨姨,我不吃饭。”

小贾挑好皮子要交钱了,陈棉棉说:“就不要钱了,你给我特供票吧。”

目前像赵凌成,一月是36元工资加30元特供票。

普工一月28元工资+25元特供粮票。

但基地各种劳保都很便宜,票大家基本用不完,手里头票也更宽裕。

小贾挑了四张皮子,拿出十元特供票:“就不用找了,听说你有腌缸肉,给我一块肉吧。”

一块肉换两元票,听来惊人,但在河西走廊,有个名词叫青黄不接。

也就是说从三月到六月,哪怕基地都几乎不供肉。

那缸肉陈棉棉也要发挥最大效用,所以她试问:“我给你块纯肥的成不?”

她不爱吃肥肉,但于别人来说肥肉可是大宝贝,小贾笑着说:“那可太谢谢你了。”

舀完肉,陈棉棉又说:“我咨询个事,咱商店有婴儿专用奶粉吧?”

小贾说:“我家就有好多,你想要的话,也拿肉换。”

陈棉棉虽然想养妞妞,但不想亲自哺乳。

一则她要上班就顾不上,再则,她心理上还接受不了给孩子当奶牛。

能用肉换婴儿奶粉,她当然愿意。

但恰这时,小展展从窗户里往外扔石子,砸到了小苗苗头上。

小苗苗要跑,却因为没走稳,duang一声摔到了地上。

小女孩一撇嘴,但没大声哭,而是像小猫咪一样,嘤嘤的哼叽。

薛芳抱起她来,说:“小陈,你要自己喝没啥,要给孩子喝可算了,我家苗苗吃的就是婴儿奶粉,从小瘦的跟个猴似的,这都四岁了,天天感冒,打针吃药。”

小贾说:“婴儿奶粉本来就是黄豆和大米做的,哪能跟人奶比?”

又对陈棉棉说:“但母乳不够的时候添补点,也能喂饱孩子。”

婴儿奶粉竟然不是奶做的,苗苗那么瘦弱,就是因为吃了奶粉的缘故?

陈棉棉心说那还是算了,当奶牛吧。

妞妞可是小天才,要因为吃的不好变成小笨蛋可不行。

买奶粉的事儿就这样无疾而终了,而有了十块钱的票,按理陈棉棉该采购备产的东西了,但她准备多攒点票备以备后用,能用肉换的,也就先用肉换。

她问薛芳:“单位去年发的粉条你一直没吃,苗苗的褥子也还在的吧?”

粉条是北方食物,薛芳是南方人,不爱吃。

抬头就可以看到,她的粉条和杂物一起,被搁在阳台上。

因为薛芳一直在尝试自己生孩子,所以苗苗的小褥子还都留着。

但她自己生的希望渺茫,褥子就算送人也无妨,她笑了:“要不咱也用肉换。”

又说:“我有五斤粉条子,都给你,你给我挑两块最肥的肉吧。”

用肥肉换物资,怎么不算双赢呢。

陈棉棉正要舀肉,就听姜霞在外面说:“奇怪,凌成昨晚怎么住招待所了。”

孙冰玉一听开了窗户:“小陈,赵工昨晚没在家住吗,为啥呀?”

姜霞溜达了过来,又说:“有些人总以为除了自己,别人都是眼瞎心也瞎的傻子呗。”

孙冰玉怕她说出难听的来,又关上了窗户。

姜霞又来找薛芳搭话:“小薛,我有开花馒头,你要不?”

薛芳正望着肉缸流口水呢,但听说有馒头,忙回头:“当然要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