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1/2)

喜欢,傅骋最喜欢夏天了。

讨厌,林早和林小饱最讨厌夏天了!

特别是电力不稳的夏天!

“当当当——当当当——”

一天当中,最闷最热的中午。

外面又传来邻居们敲击铁盆的声音。

林早和傅骋,正在厨房里挥汗如雨。

听见动静,林早下意识低下头,看了一眼面前的电磁炉。

果不其然,又停电了!

傅骋下意识端起铁锅,准备挪到旁边的煤气灶上。

林早却按住他的手,往锅里撒了一把烙好的紫菜碎。

“骋哥,这锅肉松差不多了,不用换煤气灶了,锅里还有余温,赶紧炒一炒就能出锅了。”

“好。”

傅骋挥舞着锅铲,把大半锅的肉松翻来覆去地炒。

肉松出货率太低,一大块肉,就只能做一小罐肉松。

但是没办法。

最近的电力太不稳定了,三天两头断电,就算来电,通常也只有半个小时。

前几天夜里,三个毛开着车,去山上水库看了一下。

天气太热,水库都干了,里面的水很浅,跟小水沟一样。

水库机器没有人检修,估计也出问题了。

不过还好,水库里有鱼,三个毛过去看的时候,顺便抓了半箱鱼回来。

鲫鱼、鲤鱼、麦穗鱼,全都有。

但是不太多,也不太肥,特别是鲤鱼,刺比肉还多。

后来他们回来,把这个消息告诉邻居们,邻居们都开着车、扛着箱子、抄着网去抓鱼。

回来以后,一街人美滋滋地吃了一顿全鱼宴。

蒸鱼、炸鱼、煎鱼、鱼羹、鱼汤。

虽然白肉脂肪含量不高,不如红肉顶饱,但是对他们来说,也算是难得的荤菜了。

鱼太多,吃不完,剩下十几条,就暂时弄了一个水桶、一个箱子,装上水,扔点菜叶米粒,养在四号仓库里。

一开始,他们还挺高兴的,觉得这是因祸得福。

可是没多久,他们就发现了不对劲。

他们不会养鱼!农业专家张爷爷也不会!

鱼和鸡不一样,鸡养几个月就长大了,鱼再怎么养,也不会大到哪里去,而且养鱼要天天换水,太浪费了,他们现在连洗漱都省着水呢。

最后,他们合计了一下,还是不打算长久养鱼,更不打算让鱼像鸡一样,繁衍生息。

所以这几天,他们每天每顿都在吃鱼,争取早日把鱼消灭。

就这样吃了几天,每顿都吃得饱饱的,人反倒还变瘦了。

林小饱是例外,他的力量不减反增。晚上睡觉,躺在床上,使劲扑腾自己的小脚丫,差点把床板踹出一个大洞,还差点把傅骋踹下床去。

鱼吃多了,他以为自己变成了一条鱼。

电力不足,给他们带来的困扰,还不止是吃不完的鱼。

电没了,电灯、电冰箱、电饭煲、电磁炉,统统用不了。

邻居们只能约定好,大家都时刻警醒着,停电或是来电了,就赶快敲盆,通知其他人,赶快做做饭、烧烧水。

但就算是这样,也很难满足一整天的需求。

林早只能打开封闭已久的煤气罐,用煤气做饭。

他只敢把阀门拧开一点点,尽量规划着做饭,比如做一锅出的蒸菜和蒸饭,比如一顿多做一点饭,下顿继续吃。

其他邻居和他一样,家里有煤气罐的,用剩余的煤气罐。

家里没有其他炉灶的,比如三个彩毛,干脆回归原始,去外面捡柴生火,把土豆丢进去烤,再把水壶饭锅放上去,烧一烧。

除了做饭,林早家里,还有一件最要紧的事情——

冰柜。

他们家的冰柜里,还囤着半扇猪肉。

这几个月来,林早一直规划着吃肉,不多吃,也不猛吃。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半扇猪肉,他们两大一小,省着点吃,说不定可以吃半年。

可是现在,意外来了。

冰柜罢工,里面的肉化了又冻,冻了又化,再来几次,马上就会臭掉。

林早试过很多抢救办法,比如把冰柜门关得紧紧的,不让冷气跑出来,比如提早冻一些冰块,停电的时候就放进去保温。

还比如,把浑身冰冷的丧尸老公塞进冰柜里,充当制冷剂。

但是都失败了。

停电时间太长,气温太高,冰柜里的冷气很快就消散了,冰块也很快就化了。

至于他的丧尸老公……

他还想要傅骋,还想搂着傅骋睡觉,不想让傅骋沾上猪肉的腥气,再加上傅骋又可怜巴巴地看着他,犹豫三秒,也就算了。

林早想来想去,最后只能用老办法,把剩下的猪肉分成肥瘦两份,肥的榨油,做猪油渣,瘦的做肉松,装在罐子里。

做腊肠太麻烦,做熏肉他不会,做腊肉要很多盐,不划算。

只有猪油渣和肉松方便保存,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从前天开始,林早和傅骋就一直待在厨房里,抓紧时间,处理剩下的猪肉。

厨房热锅热灶,就算门窗都开着,林早还是热得满身汗,时不时要往傅骋身上贴一下,降降温。

大块猪肉都这样处理,剩下一点猪内脏。

正好冰箱里冻着一盆卤汤,是之前卤过猪头肉的,现在冰箱没电,都开始化了,赶紧放下去卤掉,每天煮开杀菌,还能多放几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