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1/2)
“当然……可 以,丞相大人。”
张静娴尚未来得及向谢丞相行礼,先为他亲切的语气惊了一下,拿着文集的手也紧了紧。
“好,阿娴。”谢黎的眼神在她的身上停留,含着淡淡的笑意,说道,“坐吧,不必拘礼。”
话罢,他随意一撩宽大的袍服,便坐到了清池边上。比起自己的侄儿,他的举动和气质都多出 一分洒脱。
毕竟,以谢蕴的性格,他是绝对 不可 能席地而坐的,甚至双腿有伤的时候他都只肯倚在墙壁或树干上。
姿态优雅而高 高 在上。
但谢丞相不是,他像是书中描绘的文人隐士,面 容清俊儒雅,身上也并 没有那种盛气凌人的锋利感 。
和令人如沐春风的公乘越亦是不同,张静娴望着他,总觉得自己回到了熟悉的深山之中,山林幽静祥和,然而危险也如影随形。
她学着也坐在了清池边,一双眼睛乖顺地像是山中的小鹿。
看 着谢黎时,带着微许的敬畏。
“阿娴喜欢我的文集?”谢黎的目光落在她手中的文集上,饶有兴致地问道。
“嗯,很喜欢,”张静娴急着点 头,“丞相文风自然真挚,读起来很是超脱逍遥。”
清池四周参差不齐地生长着几棵松树,颜色浓绿,投影在水面 上,仿佛一幅静谧的画。
谢黎笑着听她讲述自己文集中的内容,很有耐心,末了他感 慨,“形如深山幽谷,多年来我总算听到了一个新 鲜的评价。”
“丞相勿怪,我自己瞎琢磨的,其实我自幼就生活在那样的地方。”张静娴诚实地道出 了自己的身份与经历,像是对 着一位友人,说她生母早亡跟着舅父和舅母生活,又说她和舅母生出 的一场矛盾。
“我独身一人住在山下的小院,每天会进山采集打猎,偶尔舅父念叨几句,才会到田中拔草。拔草最是辛苦,得弯腰还得防着草叶割伤手指。”
她给谢丞相看 自己的手指,这并 不是一双无忧无虑受人供养的手。
“从古至今,百姓最苦。”谢黎叹了一句,问她就是在山中捕猎时发现自己侄儿的。
张静娴又点 头,回答道,“使君给人的印象深刻,若非我身上带着弓箭,万万不敢靠近他。”
“七郎为人太骄傲,心性又冷僻,我身为他的长辈,也时常头疼,总想 着他有朝一日能改改性子 。”
谢黎说到侄儿身上的问题,显得忧心忡忡,他不止一次教导侄儿,试图将他的性子 扭转过来,可 惜效果全不尽如人意。
这次换成张静娴安静地倾听,一言不发。
很明显,谢丞相对 谢蕴有很深的叔侄之情,说起他年幼至今的事迹,每一个细节都了然于心。
傲慢、挑剔、嘴硬、口是心非、心眼小、爱记仇……但同样聪慧绝顶,果断勇猛,是令谢家骄傲的好孩子 。
“所 以,阿娴请十一郎引荐见 我,是因为七郎吧?”
说着,谢黎的口吻微微一变,深邃的眼眸平静地看 向面 前 的少 女。似乎她无需开口,他已经洞察了一切。
“是。”张静娴老实承认,“我想 请丞相帮我离开使君,使君他…对 于我而言,是一个必须远离的存在。”
她清醒地诉说自己和谢蕴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她给不了他想 要的,他也令她感 到不安与害怕。
“我只是一个日出 而作日落而息的山间农女,被使君强留在身边,我心中十分痛苦,更不想 时时与使君虚与委蛇。”
“使君出 身名门世族,纵然我见 识浅薄也知道日后他的身边不能站着一名身份卑微的农女。”
“…蝼蚁也想 活命,我不愿牵扯进去使君的身边事。还请丞相大人看 在我救过使君的份儿上,帮帮我。”
最后一个字落下,张静娴朝谢丞相行了一个大礼,灰心又暗含希望的模样仿佛是小鹿困在了猎网中,祈求山神大人救命。
谢黎面 带慈悲地望着她,许久,温声问她对 谢蕴有无情意。
“我知,七郎教你识字、骑马,为你费了不少 心思,朝夕相处,你对 他便无一丝丝的情意吗?”
“……并 无,使君与我只有恐惧与不安。留在他的身边,我也只有一个后果,那便是死!”
张静娴的眼中流露出 了一分悲伤,但更多的情绪是坚定 ,她还要在山林中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活着,怎么愿意被一只猎网困着。
“而且,我不欠他。”
说出 这句话的时候,她的神色是冷漠的,今生今世,她只愿和他没有一分瓜葛。
就算她心中对他残存了情意,仍是如此。
“你也是个聪慧的女郎,阿娴,我答应你。”沉默片刻,谢黎将带来的书卷递给她,“这是我亲手整理的文集,便送给你吧。”
张静娴恭敬地接过新 的文集,又提到了自己的表兄和村人们 ,这是谢蕴予她的承诺,但她不确定 会不会被他拿来威胁自己。
“原来如此。”谢黎认真凝视她的眼睛,笑道,“刚好我需安排叔简去做一件事,你去收拾行装,一个时辰后随他出发。放心,七郎有别的要紧事处理,不会注意到你的行踪。”
“勿要犹豫,阿娴,你救下了七郎,还保住了他的腿,一些东西是你应得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