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2/2)

啊啊啊想做点好事怎么就这么难!

她端起碗三两口喝光了小米粥,一抹嘴角站起身往外走。

裴景淮在后面喊:“你要去哪儿?”

“回娘家!”

……

沈令月这话倒不全是跟他赌气,她今天确实要回沈家一趟。

孟婉茵替她和燕宜都准备了送回娘家的年礼,沈令月今天先自己回去,明天再陪燕宜去周家。

赵岚对她隔三差五就往家跑的行为已经习惯了,谁让小女儿运气好,摊上一个万事不管还好脾气的婆婆。

沈令月捏着礼单叭叭介绍一通,又指着其中一页特别强调:“这是我大嫂外祖家从西北带来的上等黄芪和党参,听说您每年冬天都会腰膝酸痛,特意拿来给您补身子的。”

赵岚面上含笑,“你们俩成了亲倒是越来越好了,回去替我谢谢她。”

又得知燕宜的外家竟然就是北边赫赫有名的行商白家,不由挑眉:“之前倒是没怎么听过周将军原配夫人的消息。对了,周家明日要办百日宴,你们俩去吗?”

赵岚也收到了周家的请帖,毕竟两家现在也算是拐着弯的姻亲了。

之前林绮玉被周雁翎离家出走的消息刺激早产,生下一个儿子,稳妥起见便没办满月酒,她自己也是坐满了双月子,大龄产妇嘛,若是不好好保养,只怕后患无穷。

她和周川一合计,干脆在年前给小儿子办一场百日宴,热闹热闹。

“当然要去啊,我和我夫君,还有大哥大嫂一起去。”沈令月认真点头,“我得陪着她,不然她那个黑心继母肯定要使坏。”

赵岚不由失笑,看她自己还是一团孩子气的模样,就要替别人撑腰了。

视线在沈令月肚子上打了个转,赵岚轻咳两声:“成亲半年了,总该给我一个好消息了吧?”

沈令月装傻望天,“你的宝贝女儿吃得好睡得好,这不就是最好的消息吗?”

赵岚作势要拍她,沈令月撒丫子就跑。

“……我去给父亲问安啦!”

赵岚扶额叹气,又对祁妈妈抱怨:“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

祁妈妈忍笑,“儿孙自有儿孙福,反正裴家都不着急,夫人就别跟着操心了。”

赵岚跟她点评起侯府的礼单来,“亲家母是个厚道人,这份年礼周到齐全,一看就是她亲自准备的。”

沈令月去了前院。

年关将近,各部衙门都等着封印放假呢,天大的事也都等到年后再说。

沈杭这个礼部二把手更是习惯性迟到早退,去官署点个卯就溜回家躲懒。

沈令月顺利在书房里堵到他,开门见山:“您跟前刑部尚书吕大人关系怎么样?”

沈杭好悬没被茶水呛着,咳了好几声,无奈瞪她:“你问这个干嘛?是姑爷惹上麻烦了?”

沈令月轻哼,“您就不能盼我点儿好?我没事,你姑爷也没事,我们好着呢。”

沈杭幽幽叹气,“你们小两口是甜甜蜜蜜了,可曾想过你二姐还没个着落……”

“停。”

沈令月比了个双手交叉的动作,“说一万遍也没用,我是不会替沈颂仪说亲的。如果您跟我只有这些话说,那我走了啊。”

“哎哎,你等会儿,怎么嫁了人脾气还越来越大了。”

沈杭没好气地把人叫住,又叫丫鬟送茶点来,不自在地清清嗓子,“每次回来就知道陪你母亲,早把我这个爹爹抛在脑后了。”

沈令月在他对面坐下来,一口点心一口茶,大大方方任凭沈杭打量。

沈杭自己把话题拉回来,“你刚才问我吕尚书,他怎么了?”

“就是好奇,随便问问。”沈令月一副闲聊的架势,“听说他家大公子当年受了党争连累,好好的一个高官子弟,却被分到西北下等县?”

沈杭回忆了半天,点头,“是有这么一回事,不过那都是十年前了,当时我还没升任左侍郎,吕尚书却是风头正盛,他是最刚正不阿的性子,无论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犯法者一视同仁,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

沈令月眨眨眼,“那您觉得谁最有可能把吕大公子算计到西北?”

“嚯,那可海了去了。”沈杭摆摆手,“什么高贵妃的兄弟啊,裕王的小舅子啊,当年的西北总督,如今的威远伯王竑……”

“西北总督?”沈令月总算等着一个和西北沾边的,立刻给沈杭倒了杯茶,恭恭敬敬奉上,“您润润嗓子,给我详细说说呗?”

……

“找到了,这里也有王竑的名字。”

沈令月和燕宜正在分析裴景翊从兵部抄回来的那份军报。

十年前吕临抵达西川县赴任,花了半年时间摸清那伙山匪的底细,便向当时总揽西北四省军政的最高长官,三边总督王竑申请派兵剿匪。

沈令月摸着下巴分析:“我老爹说,当年王竑的亲弟弟在家乡强占民田,鱼肉百姓,被苦主告上京城。吕尚书铁面无私,全然不顾王竑写信回来求情,判了他弟弟一个秋后问斩。”

“你觉得是王竑怀恨在心,故意把吕临调到自己辖下,又趁着出兵剿匪,一片混乱之际害死了他?”

燕宜顺着她的思路往下推,微微蹙眉,“可这还是无法解释,为什么山匪老巢里会有一个和吕临一模一样的人?这会不会太巧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