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营养液2.5W的加更……(1/2)
赫妍穿过的华服美衣可不少。
她不是刚红的新人, 在娱乐圈打拼了十二年,红了也有整整七八年。人一红,所有的资源便会被被捧到她面前来, 其中当然也包括时尚资源。
她穿过国内外很多大牌包括高定奢牌的礼服, 运用过各种昂贵材质和先锋设计。这几年合作的电视剧与电影, 不管是古装还是现代剧,服装师也都是业内顶尖的, 这也就让赫妍在挑选自己的婚礼礼服时眼光非常高。
但现在她却怔在了这个橱窗前, 几乎是入迷地看着里面陈列的衣裳。
它美得如此具体——每一针金线, 每一缕薄罗, 又美得如此抽象——仿佛将盛唐那个开放、自信、追求极致的时代风华, 都浓缩在了这一袭轻纱之上。
“这是什么店?”半晌之后, 赫妍才抬头看到了上面“清河织造”的牌匾。
小杨也不知道,但作为助理她是合格的,已经拿出手机来搜到了相关资料:“是清河古镇的一家纺织工坊, 说是里面的主理人很牛……”
赫妍皱起眉头:“啧,你这主理人说得好像是骂人一样。”
小杨忍不住扑哧笑出声:“就里面的管事很牛,还有工作人员都是身怀绝技那种……”她自己忍不住停顿了一下,“这是不是吹得有些过了啊?”
赫妍继续看橱窗里的那件襦裙, 摇了摇头:“我觉得可能是真的。”
江南这边重刺绣,苏绣世界闻名,而金陵的云锦同样是享有声誉。但她跑遍了这两个城市,包括一些大师的工作室,都没有看到这样让自己惊艳的技艺——从某个角度看,是金线勾勒的华美图案;换一个角度,只剩下石榴红的底色和金线交融,又呈现出一种深邃而温暖的光晕;而当光线直射时, 那单丝罗几乎隐去,只剩下熠熠生辉的金色花鸟悬浮在空气中,仙气缥缈。
这样重工又绝妙的刺绣,在她穿过的高定礼服中也是没有过的,不管国内国外。
赫妍生出了些兴趣。
她拍了一张照,又发给了杂志主编:【看看这个裙子!我想要穿!】
杂志拍片有自己的时装编辑,但谁让赫妍和主编是很好的闺蜜呢?而且她也知道他们这一期的主题想要做成文化复兴潮流。
主编还是没回话,清河织造也没有开门,赫妍本想在橱窗这儿再看看,结果收到了唐导的电话:
“你在古镇里?那顺便来试个光呗?我们在三号区。”
赫妍立刻答应下来:“行,我马上就过来。”
大牌演员都有专门的光替,但是赫妍不喜欢。她对工作还是很认真的,除了一些特技场面会找替身,其他都自己上。
赫妍带着小杨离开匆匆去了三号区,在巷子口的时候正好与丽娘擦肩而过。
“这么早就有游客吗?”丽娘好奇回头,正好看到她的背影,也没太在意。
她打开工坊的门,今天是她值早班,其实就是早到一个小时来打扫卫生。和她一起值早班的还有王绣娘和绿翘。王绣娘和绿翘都是唐人,只是时间段不同。
王绣娘来自于中唐,因病而亡。而绿翘是唐末人士,原是宫廷里的绣娘供奉,因为战乱逃出宫又遇到兵匪,然后被系统救到了这里。
王绣娘擅长蹙金刺绣,而绿翘擅长的是钉珠绣。当时的贵族们爱好奢华,将金银线与各式宝石珠子都绣于衣物之上,极致华丽。
纺织工坊里还有一位周娘子,擅长的是宋绣,走的又是另一派极致清雅的路子。
而丽娘和另外两个年轻娘子都只是学徒——她们虽然因为生在古代擅长一些女红,但和这几位绣娘相比的话都是小学生水准。韩云裳想了一下,让她们在工坊内拜师,双向选择。
丽娘现在的师傅就是王绣娘。
丽娘搬了人字梯,拿着抹布把门口“清河织造”的牌匾给擦了一遍。
这牌匾是最近换的,之前就是简单粗暴的“纺织工坊”,黄婆婆和韩尚宫商量了一下之后,将牌匾换了一下,改成了“清河织造”,也算是个新的开始。
擦完牌匾后其他早班的人也都来了,大家分工干活。
丽娘又拿着抹布走到橱窗里面,仔细擦拭着各处,用柔软的鸡毛掸子将这件展示的襦裙轻轻拂去微尘,把垂下的裙摆摆好,露出最完美的姿态。
弯腰站起来的时候正好看到光线照在裙摆上,即便是她这个看着它诞生的人也不由得停了片刻呼吸。
“真的很美啊,师傅!”
这条裙子正是她的师傅王绣娘做的,那裙摆上的花鸟图案全是王绣娘一针一线绣上去的。原本这条裙子要六月份才完工,因为有了黄道婆的“衣被天下”加持,上个月王绣娘就已经做出来了。
韩尚宫很喜欢,立刻把它放在了橱窗里,正好与这桃红柳绿的春天相应和,颇有诗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