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九天閶闔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2/2)
殿內殿外的官员与番邦使者同时跪拜,声音震得殿顶的瓦片都似在微微颤动。
李长青也隨眾人大礼参拜。
实际上,平日上朝压根不需要这么夸张,臣子们都是作揖行礼。
但这种特殊的场合,一切都得按照最高標准来做。
虽然跪在地上,但李长青的心中却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
这就是九天閶闔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这就是王维诗里面的大唐!
长安城內商旅云集,周边番邦纷纷遣使来朝,这便是李世民一手缔造的贞观盛世。
如此大好江山,岂能拱手让给他人?
“起!”
內务省总管太监说完,眾人方才起身。
待眾人起身之后,鸿臚寺卿上前一步,手持朝笏奏道:“启稟陛下,今日大朝会,除在京九品以上官员尽数到齐外,吐蕃、高昌、百济、新罗等十六国使者均携带贡品前来朝贺。”
李世民微微点头,目光转向番邦使者队列:“诸使远道而来,辛苦了。”
吐蕃使者立刻上前,双手高举玉盒,恭敬地说道:“陛下,赞普感念大唐天威,愿与大唐永结秦晋之好,此金佛乃吐蕃镇国之宝,今献於陛下,望两国世代友好。”
说著,他打开玉盒,一尊三寸高的金佛赫然映入眼帘,佛身上镶嵌的红宝石与蓝宝石在烛火下闪烁著璀璨的光芒。
秦晋之好?
这吐蕃还打著和亲的主意!
李世民不屑一顾,隨口打发了他。
他的女儿,岂能嫁去吐蕃。
接下来,高昌使者献上了西域的葡萄种子与织锦,百济使者带来了本国的古籍与药材,新罗使者则奏请派遣贵族子弟来长安学习大唐律法与文化。
让李长青惊讶的是,每一位使者的口音,都很不错,纯纯的大唐官话。
可这帮人嘴上表达著对大唐的敬仰,实际上却送些不值钱的玩意来糊弄。
殿內的官员们脸上都洋溢著自豪的笑容,房玄龄、王珪等人则是盘算著文化入侵和回礼之事。
李长青扫了眼使团,心中冷笑。
他知道,这些番邦之所以愿意臣服,不仅仅是因为大唐的军事力量,更因为大唐的文化魅力。
长安城的国子监里,已有来自各国的留学生。
街头巷尾,能听到西域的胡商用汉语討价还价。
甚至连宫廷乐舞中,都融入了西域的胡旋舞元素。
这种文化的包容与开放,正是大唐独有的魅力。
但光靠这些,还不足以让番邦彻底臣服。
他们这些人,不挨上一记大唐铁拳,总会心存侥倖。
光是文化魅力,还远远不够。文化入侵,势在必行。
到时候你们那些番邦土皇帝不发自內心的臣服,下面的百姓就先臣服了起来。
远程养殖业务,李长青从未做过,但他在这方面见多识广,坚信能做的很好!
“太子。”李世民突然开口,將李长青的思绪拉回殿內,“诸使远道而来,你身为大唐储君,朝会后可与他们多多交流。”
李长青心中一凛,隨即上前一步,目光扫过番邦使者,声音洪亮而沉稳:
“诸位使者,孤代表大唐,欢迎大家的到来。大唐乃礼仪之邦,向来以和为贵,愿与各国互通有无,共享太平。若各国有困难需要帮助,大唐定当伸出援手。”
他的话语那叫一个掷地有声和义正言辞,听的殿內的官员们纷纷点头,听的番邦使臣眼中精光直射。
只有方才在偏殿听过文化入侵的那些高官,知道太子肯定不像表面上说的那么好听,这些玩一听就是场面话,心里指不定已经在打一些主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