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 刘备:孔明在家吗?(1/2)

徐庶这话说出口,刘备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希冀,心中也油然而生一阵强烈渴望。

南征北战数十年,流离失所数十年,好不容易得到徐州作为基业,却又被吕布、曹操击破,不能保有徐州,以至於年近五十,却没有多大的建树,只能缩在小城內日復一日。

刘备的心里其实很不好受。

空有志向,空有名望,空有那么多人的追隨,却不能创立基业,自立门户,这对於刘备来说,实在是莫大的悲哀。

只是几十年的人生经歷告诉他,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有些事情就算再怎么好,也不能做,有些事情再怎么不好,也应该去做,这是他这样一个出身普通的人能够混跡到天下闻名状態的不二法门。

也是在乱世之中他能够对抗那些强大却虚偽的人的最强武器,是他真正意义上的立身之本,如果失去,那他就真的没有立身之地了。

所以他立刻制止了徐庶的发散思维。

“景升兄乃我同宗、兄长,於危难之际收留我,对我有大恩,如今他遇到困难,我相助他,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是我回报他的恩情的事情,怎么能够去想谋夺他的基业的事情呢?

这不是君子应该做的事情,更不是春秋之义,元直所言虽然有道理,但是这並不是我愿意去做的事情,还请元直不要再谈论类似的事情,以免为外人所知。”

徐庶听后,沉默了好一会儿,而后嘆了口气。

“明公仁义之心,庶深表赞同,可是大爭之世,只靠仁义二字,难行於世啊,如果机会摆在眼前却不去把握,又该如何奋起、成就大业呢?”

刘备低下头,眼中闪过一丝挣扎,可终究还是没有鬆口。

“元直,我没有做太尉的父亲,更没有四世三公的家族,仅有微弱的才能,之所以能够与曹孟德、袁本初同处一室,究竟是为什么,我清楚,你也清楚,若非如此,你愿意投效於我吗?”

这话算是把徐庶问住了。

他投效刘备,还就真的是衝著刘备的品德来的。

乱世之中,丧失人性的类人生物横行於世,杀人,屠城,乃至於以人作为军粮,比比皆是。

而刘备却像是一群类人生物当中唯一的正常人类,坚守著在乱世之中略显迂腐的道德观念,显得是那般的格格不入。

若非是为此,以他出身潁川的人脉关係,自然有投入曹操集团的渠道,以他的能力,在曹操集团中混一个中等职位然后慢慢往上爬也不是难事。

但他没有。

不就是因为厌恶曹操屠城、欺凌天子的所作所为吗?不就是因为看中了刘备的正面形象吗?

想通了这一点,徐庶摇了摇头,向刘备行礼。

“庶一时激动,竟然忘记了明公的大义,实在是庶的过错,还请明公宽恕。”

刘备扶起了行礼的徐庶。

“元直一心为我考量,哪里又有错呢?此番前往襄阳,还请元直与我同往,有事也好商议。”

“遵命。”

徐庶点头应允,便很快与刘备一同做了一番准备。

刘备把镇守宛城、监视许昌方面曹军动向的任务託付给关羽,以张飞和其余人辅助,自己则带著伊籍、徐庶和赵云以及数十名骑兵一起快马南下襄阳议事。

一行人一路快马疾驰,而就在距离襄阳还有一天距离的时候,徐庶却忽然想起了些什么事情,向刘备提了一个建议。

“襄阳西北二十余里的地方,有一地名为隆中,在隆中又名为臥龙岗的地方,那里住著一位大才,名为诸葛亮,表字孔明,其人饱读诗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神鬼莫测的才能,不知明公是否有前往一见的想法?”

刘备不是初出江湖的毛头小子,那么多年了,对於这帮士人之间互相吹捧、抬高身价的话术手段那是非常清楚的,究竟有没有才能、值不值得信任,他自有自己的一套辨別手段。

他人的推荐语听听就可以,至於人究竟如何,还要自己亲自去观察。

不过因为徐庶的確是个很有能力的贤才,对於他推荐的人,刘备自然不会轻视。

“神鬼莫测的才能?元直所言当真?这位诸葛孔明先生年岁几何?出身何方?竟能得元直如此推崇?”

徐庶缓缓回答。

“孔明乃徐州琅琊人士,自幼丧父母,少时为躲避灾祸而隨家人入江南,其叔父诸葛玄与刘景升有旧,遂带著他前往投奔刘景升,自此居住在荆州,他有两个姐姐,分別嫁给了荆襄大族蒯氏和庞氏,他的妻子,也是荆襄大族黄氏之女。

孔明自己亦有经天纬地的才能,我等昔日为友,一同游学交流,孔明思维敏捷,反应极快,我等还未思考出来问题的答案,他就已经知道,我等犯了错误而不自知,他也总能指出,因此声名渐长,有臥龙的称號。

后来他隱居在隆中之地,不出仕,耕读为生,我等相会时,他常常会自比做管仲、乐毅,认为自己的才能可以与这两人相比,亦有忧国忧民之心,只是感嘆未逢明主,明公若愿往见,庶以为非常合適。”

对於徐庶所说的诸葛亮的才能、游学还有那自比於管仲乐毅的事情,刘备並不在乎。

但是徐庶所说的诸葛亮的两个姐姐嫁给蒯氏、庞氏,並且还和黄氏之女成婚,这些人脉关係在他身上,著实显得有些奇特。

一个人,便能与三个荆襄大族有亲缘关係,这份人脉能量就不是一般的士人所具备的,反正徐庶肯定是没有。

若能得到诸葛亮的效力,便等同於间接交好了蒯氏、庞氏和黄氏这三个大家族,就算不去想提领荆州的事情,对於刘备未来在荆襄之地立足发展也是有很大好处的。

至於诸葛亮本身的才能,有徐庶的背书,显然不会太差,若是当真有大才,那就是大赚特赚。

一念至此,刘备產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想了想,觉得也不差这么些时间去襄阳,正好可以顺路去拜访一下诸葛亮,见一面,聊一聊,就算做不了君臣,当个朋友也不错。

刘备就是喜欢交朋友。

他询问了伊籍的意见,伊籍表示也可以,徐庶很高兴,便当先带路,带著刘备、伊籍和赵云一行人往隆中而去。

半日之后,一行人抵达隆中诸葛亮草庐所在地,徐庶当先扣响了草庐正门,见熟识的童子阿青开门,便笑了。

“阿青,孔明在吗?”

阿青见是徐庶,也露出了笑容。

“元直先生安,家主並不在家中。”

“哦?他去往何处游玩了吗?什么时候回来?”

“家主暂时不会回来了。”

阿青开口道:“前些日子,孙將军前来拜访家主,家主答应为孙將军效力,已经跟隨孙將军离开了,不知何时归来。”

徐庶笑容一滯,而后满脸的惊疑不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