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流水线(1/2)

京城,西苑。

朝会结束后,赵宸与王承恩来到了西苑。

“陛下,你这几日瘦了。”

“內忧外患啊大伴,朕这皇帝做的对不起先祖啊。”

“陛下休要这么说,如今这大明短短数日脱胎换骨,皆因陛下之治国良策。”

昨日与眾大臣商討完自己的新政之后,赵宸也是深知自己操之过急了,自己虽然重启了“京察”,但这朝廷岂是一次小小的“京察”就可以整顿的?

更別提如今这几股势力盘踞自己周边,要是不能平了他们,自己也没心思和精力整顿朝政。

虽然新政推行困难,但好在发展科技这条路线阻力並不大,工业化这条路赵宸是一定要坚持走下去,而且有了科技了,就更不愁平定现在的反贼了。

並吩咐人將宋应星叫过来

“陛下。”来的正是宋应星。

“爱卿,昨日朕曾说朕有法子,可在一个月內將新式火枪全部配备给新军,今日朕便向你说说朕的法子是什么。”

“臣,洗耳恭听。”

“朕有一流水线理念,已在朕脑中构思良久。”

【流水线?富土康?】

【也是在明朝办上厂了,接下来是不是两班倒啊。】

【要是真能给现在的明朝一个富土康,那还愁什么起义军,世界地图不指哪打哪。】

“恕臣愚钝,请陛下详解。”

“这流水线理念便是就是把將复杂生產拆分成很多简单的步骤,每人只负责一个步骤,日久便会熟能生巧,提高效率。”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宋爱卿,若几人共同打造一把火枪,需一个月左右,耗时费力,品质还难保一致。”

“而今,朕要你將工匠分为数组,一组锻管,一组製作击发,一组磨枪身,各司其职,互不干扰,如每组完成自己的工序后,传至下一组,最终合成完整火枪,环环相扣,如流水般顺畅。”

赵宸心中暗道:这流水线可是现代工厂必备的,明末工匠虽技艺高超,却多依赖个人经验,作坊式生產效率低下,品质参差不齐,要是能让他们统一起来,生產效率那不就起来了么。

“陛下,如此分工,工匠初学或有不適,若有人偷懒或技艺不精,恐影响整只火枪的製造。”

“宋爱卿所虑极是,朕再给你三条锦囊,第一,每条流水线选一经验老道的工匠,负责检查本组质量,若有紕漏,严惩不贷。第二,干得好者赏银,偷懒者罚俸。第三,一切零件皆由军器总局制定標准,確保尺寸、形制一致。”

“虽说该法开始较难推行,但倘若工匠们日渐熟悉,那这新军全部装备新式火枪的日子指日可待。此法仍需大量工匠人手,你立刻擬定一份章程,继续號召天下工匠进京,至於俸禄,一切从优。”

“陛下,臣这就著手擬定。”

宋应星离开后,赵宸又打开国运沙盘查看起来。

昨日骆养性带回的情报中提到那张献忠曾在李自成第二次出兵前派使者到访,通过国运沙盘放大查看,果然有一队人马已离开河北,向著四川方向前进。

想必那一定是张献忠的使者了。

不过赵宸现在也猜不到李自成是否真的答应了合作,但必须拿最坏的结果来假设,这两人要是联合起来,自己则是腹背受敌,贏面极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