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接盘(2/2)

看完小说,张守仁好奇问了句:“你看了一上午了?怎么说?”

刘心武可是《班主任》的作者,也就是伤痕文学的引领者,他怕风浪大!!?

风浪越大!!!鱼越贵!!!

想到这里,刘心武说道:“这篇小说胆子大,写爱情,写谍战,而且还写了二十万字!篇幅巨大!我觉得……”

“?怎么了?”张守仁问道。

“我觉得挺适合我们《十月》的!现在的杂志社需要这种劲爆的书籍。”刘心武笑着说道。

“哦!老苏在办公室呢!你待会直接去找她吧!”

1979年苏予调任《十月》首任主编。

她凭借深厚的学养、过人的胆识和敬业精神,带领编辑部编发了大量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力作,如《高山下的环》《黑骏马》《北方的河》等。

来到了办公室。

刘心武把小说朝着苏予递过去,慢悠悠说道:“苏编辑,我发现了一篇优秀的小说。就是……”

“就是啥?”苏予看着支支吾吾的刘心武。

老妇人扶着自己的眼镜,接过来小说稿子,看着封面《潜伏》两个大字。

“就是这篇小说有些地方比较敏感,我拿不定主意,还是要让主编您来决定!”

说句题外话。

编辑部,似乎审核稿子,定稿一气呵成……但是主编什么时候都没做?

其实主编是一个大方向,她是审核这种问题稿件的关键!她能拿定主意!这种稿件火了,就是她的业绩,要是产生了不良影响!那也是她背黑锅!

再举个例子,刘心武86年终于混到了《人民文学》主编的位置。本以为前途一片光明!

87年,《人民文学》一、二期合刊全文刊发了马建写的小说《亮出你的舌苔或空空荡荡》。该小说因违反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引发了严重问题。刘心武作为《人民文学》主编,对稿件审核不严,需承担相应责任,因此被停职检查。

你以为刘心武后期为什么搞《红楼梦》去了?

那是因为真的没辙了!搞文学、搞编辑事业定型了呀!有了这个黑点,他还当什么编辑呀?

呸!

总得来说,杂志社靠着主编定方向。

苏予看着这篇《潜伏》,挥挥手让刘心武离开。

《潜伏》剧情紧凑、逻辑严密,人物塑造立体,用细节展现地下工作的惊险,兼具谍战爽感与人性深度,是谍战小说的标杆之作!

毫无疑问的是,苏予看小说也看的沉迷了很久,一直琢磨着稿子没有说话。

第二天。

刘心武来到编辑部的时候,看到的是两只黑眼圈的苏予,刘心武乐呵呵的问道:“主编,你觉得这篇小说如何?”

“写得很优秀!看起来流畅,文笔也老练起来了。”苏予给出来了最终评价。

“我记得周旭上次写了一篇《高山下的环》吧?”

刘心武用力点头:“就是这位周旭同志!”

“这样的话?我觉得这篇小说还是有望超越《高山下的环》的!”苏予的目光长远。

“只是……”

刘心武说道:“您也在担忧关于爱情片段的事情吧?不过前几年不是领导说话了,海阔天空了吗?”

苏予站起来,一拍桌子:“好!那我们就发!下个月就发!!!”

“……怎么发?”刘心武在下面喊口号。

“当然是撤下来所有的作品,把这篇小说一下子发表上去!!!”苏予霸气十足。

苏予上一世有胆子发表《高山下的环》,现在就有胆子发表《潜伏》!一个道理,她看出来了小说有火的潜质。

当然,这不是《人民文学》看不出来,而是《人民文学》老牌杂志社稳中求进而已。

他们新派杂志社就是要力争鳌头才有机会。

“……”刘心武鼓掌:“好,有魄力,苏主编,当年我跟着您,就是因为看上了您这个气魄!!”

《十月》的编辑部,虽然也有很多老人家。

但是总体上来说,是比起来《当代》《人民文学》这些,年轻有朝气了很多。

刘心武也给周旭打去了一个电话。

“周旭同志,你好!?”

“您是?”

刘心武说道:“我是《十月》编辑部的刘心武,我们《十月》收到了你的小说稿件,决定发表在《十月》的十月期上面!你没有什么问题吧?”

听到这里,周旭微微松口气。

他又不是圣人,当然也害怕这篇小说找不到合适的杂志社,现在《十月》乐意接受他的小说了,他心里还是美滋滋的,至少也会对于《十月》多了一份人情。

“没问题!没问题!”

“稿酬的话,我们在小说发表之后再寄给你吧?按照老作家的标准是千字七元!”刘心武继续说道。

周旭又小小感动了一下,雪中送炭的《十月》杂志社,他立马说道:“没有问题的,谢谢《十月》”

“我们编辑部也要感谢你,带来了这么优秀的小说呢!”

(本章完)